關于激光,最近發生了兩件大事。美國宣布世界首次激光核聚變點火成功,人類朝著可控核聚變邁出了關鍵一步;在美國規則之下,荷蘭ASML公司或進一步限制DUV光刻機對中國市場的供應。
兩件大事,指向同一結論:保障激光技術自主可控,具有重要的國家戰略意義。
近日,科技部“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增材制造與激光制造”重點專項立項通過公示。由凱普林董事長陳曉華作為項目負責人牽頭申報的“制造用高性能高功率皮秒激光器”項目獲科技部立項資助。項目聯合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蘇州中輝激光科技、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寶山鋼鐵、杭州拓致光電科技等優勢單位合作開展研究。這是繼今年年初凱普林擔任國家某重點領域項目負責單位之后,又一次牽頭負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高功率皮秒激光器可廣泛應用于機械精密加工、5G、生物醫學、航空航天等領域,是精密加工領域的新一代技術。目前,我國工業皮秒激光器還處在百瓦級水平,千瓦級皮秒激光器仍依賴進口,其主要原因是激光器核心器件受限,嚴重制約了我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鏈的發展。
作為項目負責人,凱普林董事長陳曉華表示,本項目研究目標瞄準了千瓦級超快激光器的技術研究及產業化,在擬定研究路線中,按照高功率皮秒激光器研制、產業化及應用劃分了多個課題,各課題研究內容包括了從核心器件研制、多項關鍵技術集成到批量加工應用。
圖為項目牽頭單位與參與單位
圖為項目中某課題技術路線
未來,隨著項目實施并取得成功,將最終實現高功率皮秒激光器的國產化、產業化及應用示范,徹底擺脫對國外的依賴,創造更多的產業價值。有數據預測,到2026年,超快激光器市場規模將達到56.2億美元。
在產業化方面,項目研究中每項技術的突破都伴隨著關鍵器件的研制或關鍵工藝的進步,這些突破點將促進高功率皮秒激光器從材料、器件到裝備及應用的整個鏈條的發展。
在應用示范方面,千瓦級紅外皮秒激光器的開發,能夠促進我國高端耐熱刻痕取向硅鋼等先進制造技術的發展,有力支撐電力行業綠色發展和國家雙碳戰略的落實。
此外,項目的實施,還將為“十五五”的前景規劃提供一個較高的起點,為趕超國際最高水平奠定基礎。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