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又一千億產業冉冉升起,那就是光子產業。
一個月前,蘇州太湖東畔,企業蘇州長光華芯光電技術股份公司(以下簡稱“長光華芯”)的研發大樓里響起熱烈掌聲,一個“氮化鎵激光器聯合實驗室”橫空出世,并當場鎖定目標:用兩年左右時間,實現氮化鎵激光芯片的產業化,為蘇州打造光子產業創新集群“助攻”。
光子產業是應用廣泛的戰略高技術產業,作為現代產業體系的“關鍵少數”,也是我國有條件率先實現突破的高技術產業。技術的突破離不開創新驅動,近年來,蘇州大力發展光子產業,長光華芯所在的蘇州高新區,目前已經集聚142家光子領域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產業規模近300億元。這其中,離不開一個重要的引擎——“創新聯合體”。
聯合創新,太湖湖畔升起“芯光”
2022年7月,長光華芯牽頭建設的“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創新聯合體”作為首批成員入選蘇州市創新聯合體建設名單。
作為一種聯合攻關組織,創新聯合體是由龍頭企業牽頭組建,整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高校院所等單位的創新資源,在關鍵技術攻關、創新載體平臺建設、高層次人才集聚等方面緊密合作,共同破解產業發展的創新需求。
對于蘇州高新區而言,“協同創新、合作攻關”理念滲透在其發展的過程中。在長光華芯周邊5公里范圍內,集聚了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浙江大學蘇州工研院等研發機構,這些大院大所是企業成長道路上的最佳伙伴。
蘇州市的創新聯合體,從機制上進一步推動了創新鏈的協同發展。“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創新聯合體”運轉不到半年,長光華芯已經與材料科學姑蘇實驗室、東南大學、浙大工研院、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等12家聯合體成員協同創新,攻克了多項關鍵技術關卡,成功把35W高功率半導體激光芯片送到生產線,以驚人的速度實現批量生產。
如今,長光華芯擁有著全球第二條、國內唯一一條6英寸高功率半導體激光芯片晶圓垂直整合生產線,填補了國產高端半導體激光芯片和器件的空白,解決了我國高功率激光領域“卡脖子”問題。據了解,該生產線降低了近40%的材料成本,將總產能提升了5至10倍。走在行業前列的長光華芯,在國內激光芯片市場占有率已達50%。
產業要發展,需要好伙伴
繼“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創新聯合體”之后,2022年11月,蘇州市推出第二批10個創新聯合體,蘇州高新區的“先進光伏技術創新聯合體”“自主可控智能汽車電子芯片創新聯合體”等位列其中。
突出的是,“先進光伏技術創新聯合體”“自主可控智能汽車電子芯片創新聯合體”“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創新聯合體”均屬于光子技術領域創新聯合體,隨著光子產業“家族成員”不斷增多,蘇州又一個瞄向千億級規模的產業集群正在快速增長。
企業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哪里有市場就往哪里攻關。力量集中、目標明確的“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創新聯合體”,由龍頭企業長光華芯牽頭,圍繞“高功率半導體芯片”,聯合產業鏈和創新鏈相關“個體”,形成了一支“產業集群+技術集群+科技服務+金融”的聯盟,成員單位之間互相補位、共同成長。
現如今,企業聯合創新不僅在蘇州市展開,放眼整個長三角,蘇州的企業也深度參與并成為重要的推動力量。長光華芯還是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激光產業聯盟的首屆聯盟理事長單位,蘇州大學為秘書長單位和常務副理事長單位,目前有500多家成員單位加入,構建起龍頭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加速了激光產業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
前文提到的“自主可控智能汽車電子芯片創新聯合體”,則由蘇州國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牽頭,聯合長三角區域8家單位共同組建。聯合體正在加快攻克汽車電子MCU芯片領域關鍵技術,推動形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汽車芯片產業集群。
做有力的“合伙人”,“聯合體”成攻關尖兵
創造平臺和場景,是蘇州政府在推動科技攻關方面多年的堅持。圍繞光子產業創新集群發展,蘇州高新區將“合伙人”的角色發揮得淋漓盡致。
2022年3月,由蘇州高新區與長光華芯共建的蘇州半導體激光創新研究院正式啟用。“氮化鎵激光器聯合實驗室”便是由該研究院與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共同參與建設。基于氮化鎵的藍綠光激光器是第三代半導體光電器件中最具技術難度和產業高度的關鍵產品,目前在國內還屬空白。實驗室未來或將長光華芯公司核心的半導體激光器從短波紅外和近紅外領域拓展到可見光領域。
要發展半導體及光電子,既需要研發能力,也需要區域聚集。蘇州高新區、蘇州半導體激光創新研究、中科院蘇州納米分別代表著良好的科研和產業基礎、項目產業化平臺和突出的科研能力,三者組合形成的創新聯合體,能夠依托強大的前、后端技術和產品能力,同時通過市場需求引導定向技術研究,促進市場牽引和成果轉化,形成良性循環。
2022年8月,作為蘇州市重要的產業布局,太湖光子中心落地蘇州高新區太湖科學城功能片區。同時,蘇州高新區發布專項支持光子產業創新集群發展的“高光20條”政策,即《關于支持光子產業創新集群建設的若干政策(試行)》,設立總規模百億元的產業投資基金,明確要將太湖光子中心加快打造成全球知名的光子創新中心,并提出了建平臺、強創新、促轉化、引項目、優生態等舉措,加快推進光電子產業發展布局。
有了良好的創新生態環境,蘇州市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創新聯合體可以更好地將龍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產業鏈上下游組織到一起,圍繞高功率半導體激光芯片及模塊進一步打造產業集群,高水平構建自主可控的產業鏈。
蘇州擁有16萬家工業企業,覆蓋35個工業大類,171個工業中類和505個工業小類,是國內工業體系最完備的城市之一,產業土壤向來是蘇州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的先天優勢資源。隨著太湖光子中心的啟動建設,蘇州正在朝著“瞄準世界一流,打造千億級光子產業創新集群”的目標邁進。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