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晚間,光峰科技(688007)發布2022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預計實現營業收入為25.5億元左右,同比增長2%左右,實現凈利潤為1.05億元到1.2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10,836.43萬元到12,836.43萬元,同比減少46.44%到55.01%。
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公司業績的變化,光峰科技分析認為:
一是受客觀環境沖擊,影院、商教業務營業收入承壓。受疫情防控、影院片源不足等客觀因素影響,報告期內公司影院放映服務業務收入承壓,較2021年度大幅下降;與此同時,公司商教業務需求減少,市場表現有所放緩。
二是公司持續加大市場推廣及研發力度,費用同比上升。報告期內,公司司采取積極的市場拓展策略,持續加大C端自有品牌建設力度,報告期內市場推廣投入同比上升;公司不斷加大ALPD技術創新和創新應用領域的新產品研發投入,大力支持車載光學等創新業務發展,報告期內研發費用較2021年度有所增長。2022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前三季度公司研發投入為1.74億元,同比增長11.8%。
三是公司非經常性損益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所致。主要是由于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同比減少約4,700萬元;以及2021年度確認參股公司業績補償3792.78萬元,一次性收益金額較大。
積極開展前瞻性業務布局,穩固基本盤
2021年受疫情和宏觀經濟下行等因素的影響,造成行業供應鏈持續緊張,公司業務也受到沖擊。面對各種挑戰,光峰科技圍繞“核心技術+核心器件+應用場景”戰略進行前瞻性業務布局,在車載光學業務、家用核心器件業務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專業顯示業務等基本盤經營基礎穩固。
在核心器件業務方面,公司積極布局創新業務研發投入,加強前瞻性技術研究的同時,大力突破與推廣先進應用技術,車載光學業務先后獲得國內外知名車企定點。我們注意到,截止目前,光峰科技已收到比亞迪(002594)、某國際知名品牌車企、賽力斯(601127)汽車等共3家知名車企出具的《開發定點通知書》,均為前裝業務。此外,光峰科技還與寶馬達成了合作,寶馬 i 數字情感交互概念車(Dee)搭載了全球首次亮相的四車窗融合顯示技術,而該項技術的核心器件由光峰科技提供。
光峰科技車載光學業務的快速發展,也受到了來自易方達基金、匯添富基金、南方基金、國信證券(002736)等超10家投資機構的調研。
對于2023年車載業務的預期?光峰科技表示,車載業務是公司戰略重心之一,在未來可供應的產品類別方面,公司確定車載顯示、車燈、ARHUD 三大方向,向車企進行密集的洽談展示。2023 年,公司將繼續爭取車企的定點通知書,為未來的業績兌現打下基礎。
據了解,前裝業務屬于汽車的標配,在與車企合作的持續性和穩定性上具有重要意義。光峰科技表示,目前已獲國內與海外多家車企的關注及認可,后續將繼續拓展車載顯示的前裝與后裝市場業務,加強與整車廠商及一級供應商開展多層次、全方位合作。
同時,公司緊握智能微投市場快速增長機遇,與主流客戶穩定合作的基礎上提升現有市場占有率,家用核心器件業務收入增長;公司加大激光光源在海外市場應用的推廣力度,海外影院光源銷售取得較好成績。2022年前三季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海外ODM及品牌銷售整體業績增速近 160%。
事實上,隨著疫情防控的放開,國內影院市場也出現了持續回溫的態勢,特別是“雙節”消費的復蘇。據燈塔專業版數據,2023年春節檔總票房(含預售)突破25億!電影《流浪地球2》《滿江紅》《熊出沒:伴我“熊芯”》分列春節檔票房前三位。
公開資料顯示,光峰科技主營業務包括以原創激光顯示技術和架構為主導,研發、生產與銷售激光顯示核心器件與整機,將激光顯示技術應用于不同場景,現已輻射家用顯示、影院放映、商教、工程等應用場景,并向車載顯示、航空顯示、AR 等新領域擴展。
此外,公司于2022年11月正式發布ALPD 5.0激光顯示技術,為行業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市場和行業地位進一步提升。據統計,2022 年 12 月 ALPD 激光光源播放時長環比 2022 年 11 月實現明顯增長,同比2021年12月仍有一定比例的復蘇空間。最新數據顯示,全國已有超2.7萬套ALPD 激光設備上線,激光光源在國內影院市場市占率第一。
在非核心器件業務方面,報告期內小米品牌ODM業務收入減少,子公司峰米科技營業收入增速放緩,但峰米科技發布多款激光智能投影儀新品,自有品牌業務同比增長近40%,其收入占峰米科技總收入持續提升;在專業顯示市場國產化趨勢下,公司把握市場機遇發揮競爭優勢,在工程、教育等應用領域保持市場份額領先,并積極開拓海外專業顯示市場。
券商集體看好未來發展
海通國際認為,作為全球領先的激光顯示龍頭,公司以首創的ALPD 激光顯示技術為核心競爭力,多場景布局打造多增長極,B端基本盤與C端增長盤實現共進發展。疫情影響下公司2022年增長受限,我們預計后續隨著疫情影響的減退,公司收入及盈利端均有望實現恢復性增長,中長期來看多場景布局具備廣闊成長空間。
中郵證券認為,預計隨著疫情防控政策轉變,人們觀影需求逐步回暖,公司影院租賃服務業務收入將迎來強勁修復,至2024年,有望達到6.45億規模。
安信證券認為,隨著激光在電視、智能投影、商教等顯示場景的滲透率不斷提高,公司家用、商用激光顯示產品以及激光顯示核心器件將快速放量。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