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下午,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與寶山區舉行“長三角國創中心-寶山區合作項目簽約大會”。寶山區委書記陳杰,長三角國創中心主任劉慶、副主任譚瑞琮,市科委基地建設與管理處處長畢聰以及項目團隊、寶山區科委、投資機構代表等共同參加了活動。大會由長三角國創中心主任助理郜軍主持。
長三角國創中心與寶山區合作共建“上海長三院數字醫療技術研究所”,以“撥投結合”“先投后股”模式實施“激光晶體材料”和“泛半導體真空腔體”兩項重大產業化技術項目。這標志著長三角國創中心在寶山布局建設的首批專業研究所和重大項目正式落戶,也標志著國創中心實施“撥投結合”模式支持重大產業技術創新項目在上海正式啟航。
在陳杰書記、劉慶主任等領導的見證下,上海長三角技術創新研究院黨委書記、長三角國創中心副主任譚瑞琮分別與寶山區科委主任陽暉、寶山區高新園區管委會主任劉惠斌、上海市寶山區楊行鎮鎮長楊文杰、上海寶山大學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景宏,及三個項目的負責人陳勇研究員、董永軍博士和吉華博士等簽訂項目合作協議。

數字醫療技術研究所項目簽約

激光晶體材料項目簽約

泛半導體真空腔體項目簽約
寶山區委書記陳杰對國創中心與寶山區前期的合作表示贊揚和肯定,對三個重大項目落戶寶山以及雙方的合作前景表示期待。陳杰表示,希望與國創中心一道合作共贏實現新突破。如今科創寶山已然起勢,更要力求成勢。寶山的發展離不開企業的成長,如何促進企業在寶山的扎根發展是我們當下工作的重中之重。希望以此次簽約落地為契機,與長三角國創中心一道,把要素集成,把政策落實,更好助力企業發展。寶山要為企業創造條件,讓企業更好實現創新價值。全區上下各部門要協同創造條件,更好助力企業在寶山的發展,以更多資源集聚、更好政策助力為企業在寶山發展營造環境。期待與國創中心攜手共赴科創新路,希望國創中心能夠發揮集聚全球科創資源的橋梁樞紐作用,幫助寶山引進更多創新資源、更優質創新項目和高端人才。
劉慶表示,這三個項目是國創中心與寶山區政府合作建設的首批研發載體和重大產業化項目。國創中心前期對項目的技術、市場、行業、團隊等進行了深度調研評估和綜合論證研判,協助項目團隊進行市場調研和方案完善。在推進與寶山區合作中,國創中心充分結合寶山產業高質量轉型發展布局和科創產業規劃,在寶山大力實踐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政策支持下,項目得以在寶山成功落地啟動建設,雙方共同以“撥投結合”“先投后股”方式共同支持重大產業技術創新項目,合作共建專業研究所支撐地區新業態發展,深入對接解決企業技術需求,合作發展研發型產業,合力引育優質創新型企業。國創中心將在項目、平臺、人才、政策等多維度持續深化與寶山的全面合作,為地區產業和實體經濟更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會上,項目負責人分別介紹了項目建設及發展情況;長三角國創中心區域合作部主任孫海生介紹了國創中心院地合作情況、重大項目布局及相關政策舉措等;寶山區科委主任陽暉介紹了寶山科創產業體系布局和生態圈建設情況。
數字醫療技術研究所是長三角國創中心在上海布局培育建設的首批專業研究所之一,由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工程技術研究所互聯網醫療技術中心主任陳勇博士領銜。研究所定位于區域醫療大數據采集、治理、分析、應用的共性技術研究,以重大疾病患者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為中心,開展預防、保健、診斷、治療和康復的全鏈條數字醫療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加速臨床科研及成果轉化,助推傳統醫療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及醫療服務供給側改革。研究所建設堅持“多元投入、團隊控股、輕資產運營”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法人體制機制,用市場化機制最大限度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保障科技人才干事創業的動力。根據協議,上海長三角技術創新研究院、寶山區國資平臺與陳勇博士團隊共同成立“長三角國數(上海)數字醫療技術有限公司”作為研究所的研發運營主體。研究所將對標上海醫療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戰略要求,以及寶山實施“北轉型”引擎環上大地區轉型升級需要,為地方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給,吸引、衍生、孵化一批醫療器械、高端裝備制造伙伴企業集聚,有力支撐寶山構筑產業新業態。激光晶體材料項目由中科院上海光機所董永軍博士領銜,聚焦晶體材料鍵合核心技術和工藝的自主研發,實現激光功能材料、散熱材料等多種材料的無膠鍵合,極大簡化激光器件的封裝步驟,不僅能直接提升散熱性能、降低封裝成本,更有效提升激光器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推動激光器件封裝技術的微型化發展。目前,該產品已通過實驗室級鍵合設備測試驗證,并已為應用端提供樣品。團隊研發的“人眼安全激光鍵合晶體及器件”,提供人眼安全波段集成化激光材料和微型化激光器件的解決方案,為汽車自動駕駛、激光測距、激光測繪等激光雷達領域應用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眼睛”。根據協議,上海長三角技術創新研究院、寶山區國資平臺與董永軍博士團隊共同出資成立上海芯飛??萍加邢薰?,落地寶山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下一步,公司將拓展激光晶體材料和器件在汽車雷達、測距、測繪、醫療、半導體加工等領域的商業化應用,進一步拓展其自主核心技術及器件產品在汽車級、工業級、民用消費級以及軍工等領域應用,力爭在相關細分市場塑造創新引領優勢。泛半導體真空腔體技術是制造光伏異質結電池片(HJT)、高端寬幅液晶面板、半導體芯片鍍膜的關鍵核心工藝,可替代傳統弧焊工藝,為半導體集成電路、光伏和顯示面板制造等泛半導體行業提供長壽命、高性能、高可靠的鋁合金真空腔體,有效提升半導體核心基礎零部件的自主保障率,打破核心器件和裝備受制于人的困境。該項目由上海航天八院上海航天設備制造總廠所屬航天工程裝備有限公司總工藝師吉華博士領銜。該團隊是國內最早將攪拌摩擦焊技術及裝備在國家重大工程項目中實踐的團隊之一,具備整線裝備技術、制造工藝技術研發、工程制造、整體解決方案、市場開發與運營管理等全方位綜合能力。該項目的實施對于國內建立完整的泛半導體裝備供應鏈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根據協議,上海長三角技術創新研究院、寶山區國資平臺與吉華博士團隊共同出資成立“上海同芯構技術有限公司”,落地寶山互聯寶地錦溥園(北區)。公司將致力于“泛半導體腔體技術”的產業化,建設泛半導體真空腔體制造用綠色固態成型技術及產品開發的產業創新生態,助推國家泛半導體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