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伊始,遼寧裝備制造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遼寧裝備學院”)的師生迎來新的學習內容——激光焊接技術。
隨著激光焊接技術的廣泛應用,行業發展迅猛,專業的激光焊接技師、激光焊接工程師十分緊缺。設備到位了,良匠卻難求,成為很多應用激光焊接設備的工業企業遇到的難題。
如何緩解對人才的渴求?日前,遼寧裝備學院與沈陽華維激光設備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維激光”)就“產教融合”項目正式簽約。校企雙方將共同研究課程、開展培訓實訓、培養市場急需的激光“焊匠”,引發了業界的關注與期待。
現狀:制造業“加速跑”,凸顯專業人才不足
“有客戶提出,能不能每賣出一臺設備,就給配一名專業的技師?”業內對于激光“焊匠”的渴求,華維激光的總經理何洪韌感受頗深。
華維激光是一家研制激光焊接、切割及自動化裝備的“專精特新”企業,是多項激光焊接行業標準的起草者,生產規模位列東北三省首位。
據介紹,激光焊接是以高能束激光照射工件,使溫度急劇升高、工件熔化并重新連接形成永久連接的過程。憑借速度快、變形小以及易于靈活應用、自動化操控等優勢,激光焊接被廣泛應用于汽車、航空、船舶、新能源等高端精密制造領域,是現代工業生產中必不可少的加工方法。
“激光焊接應用的迅速拓展,印證了制造業快速升級的步伐,越來越多的企業用激光焊接替代傳統的焊接方式。”何洪韌說,華維激光于2018年正式投產,當年產值800余萬元,此后連年翻番,現已達到5000萬元,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客戶中缺少專業操作人才的占比超過六成。
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公開發布的《2022-2026年激光焊接行業投資環境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20年國內激光焊接設備市場規模為134.2億元,同比增長22.4%。隨著新能源汽車、鋰電池、消費電子等行業的不斷發展,預計2025年,國內激光焊接市場規模將超過300億元。
在多家專業招聘網站上,企業給出的“激光焊接工藝工程師”月薪大多集中在8000元至1.6萬元,最高月薪達2萬元。
制造業“加速跑”,帶動了行業發展前景持續向好,對激光“焊匠”等新職業的需求將更加旺盛。
行動:政校企合作,沈陽試水先行
崗位多、薪水高,為什么企業還是喊“缺”?
記者了解到,行業發展迅猛的另一個佐證是,國家現有的職業資格認證和職業分類大典中尚未包含激光焊接技師這一職業,職業院校尚未開設激光焊接相關專業,專業設備更新快、價格不菲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職業院校的專業教材、教具缺乏。企業內現有的激光焊接操作人員絕大多數是進廠學、實踐學。培養周期長、技術系統性差是企業無法回避的現狀。
由沈陽市工信局牽線,遼寧裝備學院與華維激光懷著迫切期待之情成功“牽手”。“我們很高興!激光焊接工程師,我們需要,客戶更急需。”何洪韌說,“工信局的同志在走訪時聽說這事后立馬對接,不然我們根本不知道可以和學校合作、和哪所學校合作。”
“焊接專業是學院的重點專業,被列為中央財政支持專業。激光焊接技術前些年處于研究階段,近幾年開始廣泛應用,甚至實現‘井噴式’發展。我們一直想跟上這個步伐,搶占育人先機,服務產業發展。”遼寧裝備學院汽車工程學院院長裘榮鵬坦言,“以前只知道這個技術在江蘇、廣東那邊應用得多,沒想到身邊就有。我們對這次合作充滿期待。”
根據協議,遼寧裝備學院將與華維激光共同研究編寫激光焊接課程,并將此課程加入到技能培訓中;華維激光在新廠區內開設激光焊接實訓基地,目前該基地已進入裝修施工階段,力爭今年“五一”前后投入使用;按照“老師先學、再教學生”的步驟,遼寧裝備學院將派出教師到企業學習鍛煉,把技術學會了、練熟了,再教授給學生,帶學生實地學習操作。
接下來,隨著企業對人才需求的增加,遼寧裝備學院將在原有焊接專業的基礎上增設新專業或開設新的專業方向,促進激光焊接技術進一步推廣。
記者手記
夯實人才基石
產教融合不是新話題。如何讓“產”與“教”真正融合在一起,讓專業鏈更加緊密匹配、精準服務產業鏈需求,還需相關方面主動作為、共同努力。
此番激光“焊匠”培養的合作探索,讓人們看到了政、企、學各方“早看一步、多做一點”的欣喜一幕。
沈陽市工業體系比較完善,產業門類較為齊全,尤其是正在實施工業三年倍增計劃,大批工業企業加快進行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新產業、新業態不斷生長,全市650余家“專精特新”企業處在高質量發展的黃金期。這都是職業技術教育的重大客戶群,也是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廣闊天地。
大膽探索,讓學而有用、學而見效。穩定的、高品質的人才供給,遠不止緩解幾家企業、一個行業的當下所需,而必將成為制造業加速升級的關鍵變量、智造強省建設的重要基石。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