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達有多火?不僅越來越多新車型爭相配置,個別因發布時間較早、此前沒有計劃裝配激光雷達的車型,也為了緊跟熱潮“補裝”激光雷達。各車企在裝配激光雷達的數量上,也展開了一場“軍備競賽”,從最初的1顆,到常規的2至3顆,再到最近有消息稱小米汽車上市時或將裝配5顆激光雷達。
得益于車載激光雷達這一市場的快速增長,華為、Luminar等激光雷達廠商的名字也進入大眾視野,并步上發展的快行道。近年來汽車技術一直都在提高,尤其是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更是少不了激光雷達的幫助。在它的幫助下汽車以最快速度采集路面上的信息,并且通過車載芯片處理之后來實現自動駕駛。
自動駕駛汽車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是車載傳感器,它使汽車能“看清”道路,并幫助汽車了解周圍發生的事情——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感測能力比任何人所能做到的都要好。
自動駕駛汽車需要能分辨其前進途中出現的人或物,并識別出道路系統的各項特征,同時要不斷去應對各種交通問題和用戶每天在路上要處理的其他挑戰。為了邁過這些發展障礙,自動駕駛汽車需要用到攝像頭、雷達、激光雷達和紅外線等一系列技術。
激光雷達的優勢及應用
眾說周知,激光雷達(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光探測和測距)幾乎在每一輛進行測試的自動駕駛汽車上都可以找到。激光雷達旨在提供一個完整的360度全景視圖,它使用激光脈沖以三維“點云”的形式實現車輛周邊環境的可視化。該技術已經極為成功地幫助許多整車廠將自己在自動駕駛汽車方面的雄心壯志付諸實踐。
激光雷達功能足夠強大,可以獨立工作;它的功能也非常全面,可以與其他傳感器配合使用。還可以使用多個激光來實現更強大的自動駕駛汽車功能。目前在自動駕駛賽道中,有不少國內外車載激光雷達廠商不僅投入量產,且獲得越來越多的產業資本的青睞,正奮力競逐這一賽道的領先地位。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如今車載激光雷達市場之所以增長如此迅猛,主要得益于幾個方面的因素刺激。
其一,自動駕駛的加速滲透,帶動了激光雷達市場的迅速增長。據IDC統計,國內自動駕駛市場,L2級自動駕駛乘用車的滲透率為23.2%,同比增長了7.5%。而從去年開始,包括奔馳、寶馬等在內的多款可支持L3-L4級自動駕駛的車型開始交付,奔馳是全球首家真正實現前裝L3級自動駕駛在多個國家和地區量產上市的車企。這些車輛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激光雷達的量產上車速度。
其二,激光雷達的多種技術路線可以滿足自動駕駛在不同場景的不同需求。當前除了特斯拉以外,其它主機廠都在積極布局以激光雷達為主傳感器的自動駕駛方案。比如港口、礦山這類低速封閉的場景,對激光雷達的成本和可靠性要求較高,可優先選擇成熟度高的轉鏡式或MEMS方案。
其三,受各方面因素影響激光雷達的價格或有望下降,未來有可能成為自動駕駛汽車的標配傳感器。由于與激光雷達廠商合作的車企越多,規模效應之下激光雷達的成本也有望進一步降低,未來激光雷達量產上車有望進一步加速。
激光雷達發展前景可觀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Allied Market Research預測,2026年全球無人駕駛技術市場規模將達到5566.7億美元,較2019年可實現39.47%的年均復合增長率。
而作為高級別無人駕駛技術實現的關鍵,激光雷達的發展前景亦十分可觀。根據Frost & Sullivan測算,激光雷達2025年全球市場規模為135.4億美元。縱觀全球,中國或將成為激光雷達增速最快的市場。至2025年,我國激光雷達市場規模將達到43.1億美元。
微美全息助力自動駕駛行業發展
據了解,面對如此廣闊市場前景,在眾多激光雷達相關企業中,微美全息(WIMI.US)站在了技術的第一梯隊。資料顯示,微美全息的技術主要聚集在車載AR全息HUD、3D全息脈沖LiDAR、頭戴光場全息設備、全息半導體、全息云軟件、全息汽車導航、元宇宙全息AR/VR設備、元宇宙全息云軟件等專業領域。依靠自主完整的核心技術體系,微美全息業務延申涉及智能駕駛(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等)和數字孿生(如高精地圖的測繪采集)等市場領域。
據報道,在微美全息領先的軟硬件技術實力支持下,其研發的3D全息脈沖激光雷達實現了道路標識檢測、動靜態障礙物檢測、可行駛區域檢測、多雷達感知融合等完善的環境感知功能,并通過“一站式”服務支持,賦能自動駕駛項目實現“點到點”全場景環境感知,爭取實現激光雷達在該市場的規模化應用,幫助項目降本增效,推動自動駕駛項目的大規模快速落地。
此外,為了更深層次的探索智能駕駛領域,積累更多的豐富經驗,微美全息嘗試解鎖3D視覺感知技術和擴展AI視覺在汽車領域的應用。可以說,類似微美全息這樣的科技巨頭憑借著自身強大的技術實力,以及在原本業務中形成的原始積累進入智能駕駛領域,大大助力了行業的發展,并獲得了資本的關注和期待。從中長期來看,秉守技術創新、持續追求極致的企業內核,以及微美全息在技術上持續創新,在未來或將成為智能駕駛領域的領航者。
未來趨勢
整體上看,在自動駕駛熱度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目前無論是初創玩家還是大廠,都不約而同地選擇推動激光雷達量產加速上車,而它們在實現路徑上也頗具相似之處。客觀來看,科技巨頭和初創玩家們各自具有獨特的優勢,并且各自有各自的發展方向。
激光雷達正進入規模上車周期,上車效果究竟如何,當前仍在接受市場的反饋,這也直接對激光雷達是否會快速迎來更大規模的放量造成影響。但無論如何,對于激光雷達細分賽道的玩家來說,2023年是至關重要的一年,必然有玩家在第一波增長浪潮中脫穎而出。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