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laserfair news日前發布的《2023激光產業圖譜》,激光產業包含光源材料、光學元器件等82個細分環節。
(1)激光產業鏈全景圖
截至目前,全國注冊激光相關企業超過10萬家,主要分布在廣東、江蘇、湖北、山東、陜西、湖南、浙江、福建。
(2)五大區域產業鏈市場超萬億元
近年來,國內激光產業快速發展,產業布局已呈現較強的區域集聚效應,激光產業已形成華中、華南、華東、華北地區以及西部地區五大激光產業帶。根據中國企業數據庫企查查,目前“激光產業園”入庫企業3012家,其中前15省為江蘇441家,遼寧422家,廣東401家,安徽322家,湖北315家,山東274家,河南110家,天津73家,河北63家,湖南57家,浙江56家,江西56家,四川41家,貴州34家,廣西31家在營業的“激光產業園有限公司”154家,注冊資本5000萬以上的40家,分布在五大區域(華中)湖北武漢、襄陽、黃石,湖南湘潭,(西部)西安、成都,(華北)遼寧、長春、山西、鄭州,(華東)江蘇宿遷、蘇州、南京,(華南)浙江溫州、廣東深圳、東莞、江門、中山、佛山,廣西、海南等地;注冊資本1000萬以上的48家。
Laser Manufacture News數據統計,近年我國工業激光系統市場帶動相關產業鏈附加值超過1萬億元,其中華南3700億元、華東2000億元、華中1800億元,華北1500億元,西部1000億元。
(3)激光生態鏈企業超10萬家,上市及IPO籌備企業超500家
? 根據中國企業數據庫企查查,目前中國激光產業行業注冊企業125320家(每天新增16家)
? 2022年續存企業10.43萬家,續存率83.235%,行業處于穩定可持續發展
? 2022年新增加企業5480家,預計2023年激光產業生態鏈企業10.8萬家
? 注冊資本1000萬以上的企業超過32%,在5000萬以上的企業超過10%
? 企業主要分布在長三角、珠三角和華中等地,以廣東、江蘇、湖北、山東、浙江為主。截至2023年2月底,廣東企業數29327家,江蘇15610家,湖北11414家,山東8867家、浙江8724家。
? 主要上市公司:福晶科技、長光華芯、光庫科技、奧普光電,銳科激光、炬光科技、杰普特、德龍激光、英諾激光、大族激光、華工科技、海目星、聯贏激光、亞威股份、金運激光、光韻達、柏楚電子等71家上市企業。
? 商標專利申請數量32.4萬條,平均每家企業申請商標專利數量3.1個
? 企業經營風險信息42905條,至少34.24%的企業亟需企業服務和管理提升
? 投融資高質量發展企業592家,約占5.67‰,行業亟需要高質量發展直通車。
全國激光企業金字塔結構
從上市企業數量來看,廣東省、江蘇省、湖北省激光產業上市企業數量位居前三,分別有17家、12家、8家。從專精特新企業數量來看,廣東省、北京市、上海市激光產業專精特新企業數量位居前三,分別有58家、32家、26家。從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來看,廣東省、江蘇省、湖北省激光產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位居前三,分別有257家、173家、93家。
截止到2023年02月28日,全國激光產業授權專利總量共134494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40787件,占比30.33%,授權實用新型專利82661件,占比61.46%,授權外觀設計專利11046件,占比8.21%。
激光產業投融資動向
(4)資本助激光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2018-2022年中國激光產業投融動態整體呈現“N”型增長趨勢,其中投融事件呈現出先增長再下降然后繼續上升的趨勢,2018 年出現第一波高峰,融資事件有 71 起,之后出現波動式回調,2021 年投資熱度上升再次達到第二波高峰,投融事件合計 73 起。而在融資金額方面,近幾年一直處在上升通道中,尤其是近兩年融資金額快速上升,2022 年至今行業融資規模已創新高,合計 46.9 億元。主要原因:一是近幾年行業應用加速普及,行業關注度持續上升,投融事件也在快速增多,二是2021年前未披露融資金額事件較多。目前國內激光產業仍處在快速發展階段,因而從融資輪次分布來看,投融事件主要分布在 A 輪和天使輪,兩者投融事件合計131 起,占總投融事件(不含未公開事件)的 60.6%。
行業投融事件主要集中在中游階段,主要囊括激光器、激光設備、3D打印設備及服務、3D 打印材料等幾個細分領域。從投融事件數量來看,激光設備的 105起,占比在八成以上。
近一年TOP20融資項目如下:
從投資地域分布來看,2018-2022 年,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北京、湖北和陜西是投融事件數量較多的省份,其中廣東融資數量最多,合計有89起,其次是江蘇共71 起;浙江和上海融資事件均在40起以上,另外,北京和湖北也都在30 起左右。從城市分布來看,2018-2022 年,深圳、蘇州、上海、北京和武漢是投融事件數量前五的城市,投融事件分別有 64、41、41、33和 23 起。總的來看,近幾年投融事件省市地域分布與產業地域分布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以及以湖北、陜西為代表的中西部地區。
2022年,激光產業領域投融熱度不減,截止到 12 月初,激光與增材制造領域已有融資事件 56 起,已披露融資規模 46.9 億元。從各季度來看,整體上呈現上升態勢,三季度融資事件和融資金額均為最大,分別為 22 起和17.6 億元,四季度尚未結束,目前已有融資事件 7 起,雖然最少且低于去年同期,但融資金額有 13 億元,明顯高于今年前兩季度和去年同期。預計2023年,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投融熱度會進一步上升,融資事件數量會繼續增多,平均單筆投資規模也會提升。
從投資輪次分布來看,2022 年激光與增材制造領域投融事件仍然主要集中在 A輪及天使輪,但 D 輪及以后輪次有所增長。A 輪及天使輪合計 15 起,合計占比26.8%;D 輪及以后輪次合計8起,較去年增加了 6 起,融資規模 22.4 億元,較去年增加了 19 億元。
從地域分布來看,2022 年產業投融事件前五省份分別是江蘇、廣東、上海、北京以及浙江,其中江蘇融資事件最多,有 15 起,廣東也有 13 起,排在第二,兩地較其他省份有明顯領先優勢。北京融資規模最大,融資規模合計 10 億元。
從城市分布來看,投融事件集中分布在深圳、蘇州、上海、北京和南京等五個城市,投融事件合計 38 起,合計占比 67.9%,頭部聚集效應明顯,其中深圳有11 起融資事件最多,與蘇州并列第一。
激光研究院資本直通車負責人表示,2018年以來,國內激光智能制造領域共有536 家投資機構參與投資,并且參與投資機構總體呈現逐年增加,尤其是2021年以后,數量明顯增加,2021 年國內激光智能制造領域投資機構合計168 家,比2020年增加了65 家,增幅在六成以上;近六年投資數量前十的機構分別是中科創新、深創投、前海母基金、同創偉業、北極光創投、深圳高新投、追遠創投、順為資本、金浦投資、元禾控股。2022 年激光與增材制造領域投資熱度依舊,參與機構有 130 家。近兩年排名前十的投資機構分別是深創投、同創偉業、北極光創投、順為資本、粵科金融、高新創投、藍湖資本、金浦投資、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和元禾控股。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