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這兩個字,光是聽上去就自帶黑科技的屬性,也有“最快的刀”、“最準的尺”等稱號,《星球大戰》中的一幕幕場景,或許還歷歷在目。
而激光器作為發射激光的裝置,筆者認為,它的發明甚至能和半導體、計算機等相提并論,激光器的市場也從十年前的不到100億美元增長到如今的接近180億美元,這么大規模的市場,也讓不少投資者陷入瘋狂。
激光器的種類多種多樣,要說誰是這個大家庭的佼佼者,光纖激光器肯定當仁不讓,它的出現一舉解決了傳統固體、氣體激光器結構復雜、難維護等劣勢,如今已經成為了工業領域規模最大的激光器品種(占比過半),廣泛應用于顯示和面板玻璃切割、5G LCP切割等。
光纖激光器原理
那么今天,我們就進入光纖激光器的世界,來看看它的投資屬性如何?
一、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這兩年,光纖激光器玩家們的故事也算是喜憂參半。
國內的領頭羊之一銳科激光(300747)推出了新一代高性能12000W單模塊連續光纖激光器,這臺號稱“戰神”的激光器,可以將切割6mm碳鋼效率提升可達85%,同時還能降低成本約50%。
大族激光(002008)自主研發的MOPA脈沖光纖激光器也取得了動力電池頭部玩家的訂單,上演了一波強強聯合,也跟上了動力電池這兩年的起飛。而像利元亨(688499)也和寧德時代保持緊密的合作關系,抱緊了大腿才是王道。
銳科激光股價變化情況
但銳科激光去年的凈利潤同比下降了91.4%(是的你沒看錯)。了解激光器市場的朋友應該記得,從2021年開始,銳科激光開始了一輪價格戰,不少激光器的價格直接攔腰斬斷,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國內玩家在提升市場份額的同時,也讓這個賽道上玩家的業績表現一落千丈。
如果我們回溯激光器十年前的情況,你就會發現歷史是驚人的相似。那個時候,20瓦的激光器的價格是15萬元左右,經過多年國內玩家對技術孜孜不倦地追求,目前20瓦的激光器還不到兩千元。
激光器價格逐年下跌
高端光纖激光器研發成功后,其價格下跌之快,可以想想這條賽道競爭的激烈。從另一個側面來看,國際光纖激光器的巨頭IPG Photonics,這些年在中國的市場中是節節敗退,尤其是小功率到中功率的激光器市場。就以低功率的市場為例,“外來的和尚”在國內基本很難念經了。
不同功率激光器市場的國產替代率
二、激光器芯片的破局
如果把一臺光纖激光器打開來看構造,增益介質、泵浦源和諧振腔是三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工作原理簡單說就是增益光纖通過吸收泵源提供的能量,經有源光纖和光纖光柵組成的諧振腔激勵放大后輸出激光。
光纖激光器的核心器件
中國也是光纖激光器的最大市場,市場規模已經接近110億元,占全球市場的比例約60%。除了占比最大,國內光纖激光器的市場規模增速也是最快的,比如2021年的增速就接近15%。
光纖激光器市場規模
上面筆者也聊到了,目前光纖激光器設備市場中,國內玩家已經從十多年前開始迅速突破,在一些細分市場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如果我們沿著產業鏈向上游看去,實話實說,激光芯片國產化率仍處于較低水平,但激光芯片是激光產業的基石。
尤其是大功率的激光芯片,基本是被國外的幾個巨頭(如IPG、lumentum)所壟斷的,而且玩家們還格外注重專利的保護,而且像IPG自研自產的芯片都是不外銷售的。
國內激光芯片玩家們起步比較晚,雖然和國外玩家有著不小的差距,但是其進步還是要看到的,未來會以高端芯片國產替代為目標。定量來說,據筆者了解,目前國內能夠規模量產10G 及以下中低速率激光器芯片,但25G以上速率激光器芯片大部分廠商仍在研發或小規模試產階段。
從低端開始,向金字塔尖進發,是一條國產突破的必經之路。而且光纖激光器的自主突破,其本質就是向上游攻關的過程。
三、場景提供新希望
總的來說,半導體的高速發展,為激光器的應用提供了基本盤,PCB板打孔、液晶屏的邊框切割等,都是激光器重要的應用領域。
但如果用百花齊放形容激光器的應用,是一點兒也不為過的。首先在這些年火爆的光伏和動力電池領域,激光器玩家們拼命尋找第二增長曲線,比如零部件的激光焊接和切割,都是電池和光伏組件必不可少的工藝之一,其增長規模和新能源汽車、光伏裝機規模深度綁定。
而在微納制造領域,未來和消費電子的市場息息相關。納秒切割,甚至是未來的皮秒、飛秒切割,都給了國內玩家未來比學趕幫超的機會。
而激光器的一眾玩家們,誰能在未來的成本、創新、規模三者中尋找到最優解,誰或許就有資本擁抱明天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