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上午,第二屆中國(安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在濱湖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會上,安徽十大科技招商落地項目集中簽約,北科天繪激光雷達生產制造基地項目正式落地,規劃年產能50萬臺。
第二屆中國(安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
當前,中國智能駕駛產業進入了發展深水區,在高階智能駕駛上突圍已經成為了各大車企競爭的重點,激光雷達正式迎來量產上車拐點。張智武在采訪中表示,北科天繪在合肥自建激光雷達生產制造基地,是在為全面量產交付做準備。此外,公司也正在與國內某頭部 Tier1 合作,背靠汽車一級供應商本身的供應鏈能力、一流的生產團隊以及成熟的量產經驗,將北科天繪的技術能力發揮到極致。
成立于2005年的北科天繪是激光雷達領域的行業老兵,公司自研自產的測繪型激光雷達已全面實現量產并走向全球市場,是國內為數不多實現自我造血的激光雷達企業。2014年,在汽車智能化發展浪潮之下,北科天繪開始研發導航避障型激光雷達,并衍生出智能網聯和數字孿生兩大業務群。
十年磨一劍,北科天繪在2023年迎來了新的里程碑。不僅引入了具有深厚產業背景的戰略投資者,新推出的乘用車激光雷達CK-128也有望于年底之前應用于國內某頭部車企即將上市的新車型,激流勇進迎接激光雷達量產上車的新周期。
在全面量產交付之前,北科天繪做了哪些準備?
早在 2009 年,世界上還沒有一家激光雷達廠家想到要做芯片,北科天繪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公司,成功研發出五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芯片,這五類芯片(光電信號處理芯片、高速高精度鑒時邏輯芯片、時間計量芯片、光電信號峰值采樣芯片、激光焦平面信號處理芯片)對激光雷達產品性能放大以及成本縮減貢獻卓越。
張智武表示,全世界的激光雷達企業都是在做排列組合題,無非是選擇好發光器件、接收器件、掃描方式、測量方式之后,再進行組裝。激光雷達的核心技術體現在對光電信號的有效處理,這也是我們堅持自主研發光電信號處理芯片的價值所在。
據了解,由北科天繪自研的光電信號處理芯片主要以200kΩ的倍數放大及調理高性能信號,以實現用 905nm 激光發射器件獲得更遠的距離探測。該款芯片成功使 CK-128 突破200m以上的探測距離,并做到在 200m 之外可以看到低反射率的黑色汽車、100m 之外能看到行人、夜晚環境 70m 外可以看清人道線。
斑馬線及路面行人識別
五大芯片技術還使激光雷達的電路極其簡單,北科天繪CK-128 僅由兩塊電路板、一個光電模組、一個光學模組構成,手工組裝一臺設備只要 5 分鐘的時間。
圖像級識別
隧道內點云效果
而作為含金量更高的傳感器,降本增效是激光雷達量產的關鍵。在激光雷達敏感的成本面前,北科天繪鑄建了全方位的極致降本路徑:一方面,通過自產自研,在高價值芯片的市場溢價面前實現自主可控;另一方面,通過五大芯片技術,簡化產品結構和工藝,提升生產效率從而降低成本。
此外,打造國產替代的供應鏈,也是北科天繪降低激光雷達成本的有效路徑之一。張智武表示,在產品力和成本力之間實現最佳平衡,是北科天繪研制汽車激光雷達的產品邏輯,這也是我們在元器件的選擇上更偏向國產化的原因之一。
在剛剛結束不久的上海車展上,北科天繪CK-128以性能與成本兼具的優異表現,贏得業界多家廠商的一致認可。
根據產品說明書,CK-128車規級激光雷達的功耗小于8w,該項參數的性能表現在全球市場內目前無可匹敵。除此之外,該款激光雷達同時還具備體積小(110*100*45mm)的顏值優勢,可以滿足車企對激光雷達入艙的需求。
張智武表示,激光雷達的低功耗意味著高可靠。CK-128在完成車規級驗證的過程中,以最高等級通過了極端的高溫環境測試,可以支持在85℃的高溫條件下連續工作1500小時以上。
而關于人眼安全,市場對CK-128選擇的905nm激光器一直存疑。張智武表示1550nm比905nm波長更安全這一說法,是市場輿論的認知誤區。實際上,任何波長的激光當其能量或功率超過一定限值時,都可能造成人眼傷害。這種傷害性是波長、輸出功率和激光輻射時間綜合作用的結果,并不存在1550nm就一定人眼安全之說。
對此,美國FDA認證可以為人眼安全進行背書。按照國際認證標準,一個激光輻射產品的安全等級分為8個等級,而 FDA 對激光雷達的安全認證要求其測試必須滿足 Class 1,即符合人眼安全的標準。據了解,北科天繪研制生產的所有汽車激光雷達均通過美國 FDA 認證。
激光雷達量產大潮將啟,北科天繪已經完成了性能、成本、可靠性三者的全方位準備,正在駛向量產交付的全新周期。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