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中午12時23分,由綿陽市“涪城衛星工廠”研制的“四川造”西部首顆SAR遙感衛星“涪城一號”成功發射入軌,標志著“綿陽星座”組建邁出新步伐,中國科技城空天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
活動現場。 楊勇 攝
下午2點30分,綿陽空天產業發展大會暨空間激光技術應用研討會在綿陽市舉行,來自全國頂級院所、著名高校、重點企業的院士、專家、企業家等百余人,走進科技涪城、親臨活動現場。大會閃爍思想火花、凝聚各方智慧,激發出涪城全面建設西部現代化強區,助力綿陽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的澎湃動能。
會上,綿陽市涪城區發布了《關于加快空天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涪城區支持空天產業高質量發展二十條政策(試行)》,推介了綿陽市涪城區空天產業,聘請4位院士為綿陽市空天產業首席戰略發展顧問、10位專家為特聘專家。
《意見》《政策》明確了涪城區空天產業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工作保障,設立了50億元規模的空天發展產業基金,從企業落地、研發創新、產業發展、企業發展、人才引進等五個維度形成全鏈條服務、全要素覆蓋的創新政策體系,提出涪城區重點發展“箭、星、器、數”航天產業,穩步發展航空產業,著力打造全國商業火箭核心部件重點制造基地、西部首個商業遙感衛星制造基地,全力建設全國首個軌道轉移飛行器研發制造基地、具有全國領先地位的數據運營應用中心,加快建設千億空天產業集群。
在空天產業推介會以及空間激光技術應用研討會上,未來宇航、九洲集團等相關空天產業企業代表作衛星、火箭等產業推介;與會院士專家及相關企業,聚焦空天產業發展及空間激光技術應用,就產業發展前景與趨勢、機遇與挑戰等分享了看法、觀點和前沿成果。
空天產業是重要戰略性新興產業、藍海產業。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航空航天事業發展,提出“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作為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建設的中國唯一科技城,綿陽肩負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技創新先行區的戰略使命,發展空天產業,不能缺席。
綿陽堅持創新引領,深入實施“科技立市”戰略,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綿陽擁有豐富的科技、人才、產業資源,“綿陽造”產品已廣泛配套應用于我國航空航天工程,發展空天產業,綿陽底氣十足。先后引進航天三院研究院、西北工業大學動力與能源學院研究中心等一批項目,為產業發展賦能。目前,已擁有中物院、西科大和四川省北斗衛星導航產業聯盟等專業研究機構和行業平臺,擁有九洲北斗、長虹佳華等優勢骨干企業及以靈通電訊為代表的30余家配套企業。
綿陽市涪城區作為科技城核心區,發展空天產業,起步早路徑實。對標市委“五市戰略”,堅定扛起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責任擔當,圍繞空天產業“主攻方向、產業生態、培育體系、發展定位”四個維度,科學繪就發展藍圖。主攻火箭及發動機、空間飛行器、衛星研制、星座組網、太空服務、數據應用六大細分領域,加速形成“箭、星、器、數”產業生態體系,著力構建“一園區、一平臺、一基金、一政策”產業培育體系,全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空天產業集群。
發展衛星產業,競逐空天,綿陽早已切入“星”賽道。錨定“星座組網”,以“涪城一號”為點,組建“綿陽星座”,鏈接產業發展“大動能”。“綿陽星座”總投資5.28億元,按照三年三期分步實施,到2025年完成6顆SAR衛星組網,同步建成地面站和數據中心。在四川綿陽工業園規劃建設了衛星應用產業園,以龍頭企業為引領,加速構建衛星產業鏈條、營造衛星產業生態。繼綿陽“涪城衛星工廠”、天權時空等龍頭企業落戶后,總投資60億元的天回航天、未來宇航也牽手綿陽,落地涪城……
從衛星上天到項目落地,綿陽市涪城區已形成以“涪城衛星工廠”為鏈主,上游沿鏈發展空間飛行器、火箭發動機和整箭研制產業,下游沿鏈發展太空服務、衛星數據應用等產業,構建起商業衛星研發制造、發射組網、應用服務的完整產業鏈條,涪城空天產業正展現蓬勃動力、蓄勢拔節。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