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屏幕上用手寫上一句“個性簽名”,幾十秒后,一張印著手寫內容的薄銅片書簽隨即誕生。這是來自武漢華工激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華工激光”)的最新款產品“名片刻印機”,它將神秘又熟悉的激光技術應用到了日常生活中。
這一臺小小的設備,集合了無線信號傳輸、自動化上下料、視覺識別、激光定制打標等多個功能,“這是激光打標的微型自動化產線,我們為手機廠商提供的其實也是這樣的裝置,但會針對不同的加工需求,定制不同的設備、產線。”華工激光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介紹,當前3C消費電子行業70%以上制成工藝由激光技術實現,而華工激光能為3C消費電子行業提供激光自動化裝備、智能制造自動化產線、智能制造智慧工廠,“我們已為一線品牌廠商提供了2萬多套裝備自動化產線,包括華為、Google、蘋果、小米等。”
華工激光汽車制造中的激光焊接、切割裝備展示。 本文攝影 澎湃新聞記者 王玨瑋
華工激光,坐落于武漢“光谷”,它是華工科技旗下的核心子公司,是我國激光工業化應用的開創者、引領者,曾參與制定激光行業首個國家標準,也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激光加工設備生產基地。
據央視新聞報道,2022年6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武漢考察時,首站便來到華工激光。這是繼2013年7月和2018年4月之后,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來到光谷,他指出:“要把科技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強上取得更大進展”。
近年來,“光谷”始終堅持走科技自立自強之路,一批批高新技術企業拔地而起,一項項關鍵技術取得突破,一件件“大國重器”孕育而生。如今的“光谷”,已成為武漢科技創新發展以及制造業進化升級的閃亮名片,同時它也是武漢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承載地。
“奮進中國 大江澎湃”全網重大主題宣傳活動媒體團成員在參觀采訪。
6月15日,“奮進中國 大江澎湃”全網重大主題宣傳活動媒體團走進武漢“光谷”,實地探訪華工激光、華中數控等高新技術企業,探尋武漢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背后的生動實踐。
用“一束光”照亮人民生活
作為中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武漢曾是全國工業重鎮。近年來,武漢加快向光電子信息、制造業、汽車等支柱產業轉變,一項項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不斷涌現。
在武漢“光谷”,誕生過我國第一根石英光纖、建成了我國第一個光電傳輸系統。這里不僅是全球最大的光通信研發基地、中國最大的光器件研發生產基地,還是中國最大的激光產業基地之一。
激光擁有“最快的刀”“最準的尺”“最亮的光”之稱。在華工激光的展廳內,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激光技術應用正“席卷”生活的方方面面。
“瓶蓋中的二維碼是激光的應用之一,可以實現一分鐘打4800多個,速度非常快,而且還能取代傳統油墨對人體的傷害。”華工激光品牌發展部專員郭夢霞介紹,身份證、護照上以及食品上的防偽也是利用了激光工藝。
華工激光研發的名片刻印機。
除此之外,激光在醫療器械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平時做胃鏡腸鏡檢查使用的活檢鉗,上面的零部件就是采用激光技術加工的。”郭夢霞表示,對進入體內的醫療器械的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需要無毛刺且具有抗拉性,激光焊接技術就能實現此要求。
“我們最快可以用42.5秒,焊完整個汽車的車身。”郭夢霞稱,華工激光“汽車制造中的高質高效激光焊接、切割關鍵工藝及成套裝備”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相對于傳統焊接技術,激光焊接具有生產效率高,焊接成型美觀、密封性好,減省后續工序和材料,降低車身重量等優點。
此外,作為中國激光工業化應用的開創者、引領者,全球“激光+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權威提供商,華工激光還承擔了激光領域大部分國家重點項目和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針對脆性材料的精密加工,打造出超快激光精密微納加工設備,包括切割、鉆孔、打標、檢測等加工工藝,并針對玻璃蓋板、攝像頭窗口片、汽車后視鏡等應用領域推出了行業解決方案。在僅兩指寬的金屬片上,也能用激光切割出一座黃鶴樓;能加工最高精度可達頭發絲百分之一的消費電子產品內元器件……
華工激光在手機中的應用,目前,消費電子行業70%以上制程工藝由激光技術實現。
“華工科技其實有很多的機會去投資房地產、金融,掙快錢,但 20 多年來我們一直秉持‘代表國家競爭力,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初心,扎根實體經濟,心無旁騖推進高科技國產化。” 華工激光總經理鄧家科在接受長江日報采訪時曾提到,不僅僅是光纖激光器,在工業強基、高端光芯片、激光裝備等領域,華工通過裝備國產化、突破核心技術等方式,讓更多的中國企業能用得起高精尖的工業基礎裝備。
用中國“大腦”裝備中國制造
華工激光用“一束光”,照亮了產業升級的前路,也照亮了武漢高質量發展的前路。
在光谷的另一端,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中數控”)則攻克一個個“卡脖子”難題。
近年來,以航空裝備、海洋工程裝備為制造代表的中國高端制造業發展勢頭迅猛。這些都離不開擁有“工業母機”之稱的數控機床。
不過,長時間以來,先進的數控技術一直掌握在外國企業手中。面對國外的封鎖、打壓甚至是制裁,一批又一批科研人員苦熬數十年,研制出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高性能數控系統,為中國機床裝上了“中國大腦”。
“華中數控的使命就是用‘中國大腦’裝備中國智造”。6月15日上午,華中數控品牌與市場策劃部副部長張幼龍向澎湃新聞介紹。
更新迭代的華中數控系統。
時間回到1986年,時任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院長的機械制造專家黃樹槐教授,帶隊前往日本考察。
在日本的一家研究所中,幾本畫冊讓黃樹槐等人深受“刺激”。
張幼龍介紹,“當時給黃教授一行人展示的畫冊中,陳列了日本機床數控系統,但它們都被涂上了不同顏色,例如紅色、綠色、黃色等等。此后得知,不同的顏色表示銷售的不同區域。賣給歐美的是先進型號產品,賣給中國等國家的則是把其中高精尖技術閹割的低端產品。”
然而,要提高中國制造的品質,高性能數控機床必不可缺。回國以后,黃樹槐召集各個領域的專家,舉全校之力攻關。
年復一年,屬于中國人自己的數控系統正在武漢悄然孕育。公開報道顯示,2001年,華中Ⅰ型數控系統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是迄今為止國產數控系統獲得的最高國家級獎項。2016年,華中8型數控系統研發成功。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組織的鑒定會表示,該系統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20年初,華中數控與華工激光聯合,完成三維五軸激光切割機的核心單元技術——五軸聯動數控系統的全國產化方案。
華中數控的工作人員正在操作生產冰刀的數控車床。
另據湖北日報報道,經過100多名科研工作者,800個日夜的集中攻關,“華中9型智能數控系統”問世,并于2021年北京第十七屆國際機床展開幕當天正式發布。它將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是世界上首個搭載AI芯片的智能數控系統,實現了中國數控系統技術從“被封鎖”到“跟跑”,再到“領跑”的轉折性變化。
華中數控董事長陳吉紅曾表示,高端數控機床是中國制造業的芯片,而數控系統是高端數控機床的芯片。這種關鍵核心技術“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必須用中國“大腦”裝備中國制造,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華中數控的工作人員正在操作機器。
從華中Ⅰ型,到華中9型,背后是華中數控一代接一代人堅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也是武漢勇擔使命、堅持把創新驅動作為城市發展主導戰略的生動體現。
時下,武漢正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一大批科創平臺正加快建設,越來越多的青年才俊選擇與武漢“雙向奔赴”。長江之畔、東湖之濱,一座創新涌動的新時代英雄之城,正大步走來。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