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陳煥春(科前生物)
02
黃立(高德紅外)
1999年,黃立創立高德紅外。歷經20多年發展,公司已成長為國內紅外行業領軍企業,研發生產紅外探測器芯片、紅外熱成像光電系統等產品。
目前,高德紅外已打造出一支70余名型號總師(副總師)、80余名項目負責人和近百名學術技術帶頭人的核心人才隊伍,研發人員1800余人。其中,10多人(團隊)獲得國家省市人才稱號,21人入選“3551光谷人才計劃”,并獲得機械、電子信息兩專業的正高級職稱自主評審權。
公司與華中科技大學聯合成立了先進紅外探測聯合實驗室、圖像識別與飛行控制聯合實驗室,加強產學研合作。
這些政策和平臺,對高德紅外人才引進、人才創新、穩定人才起到了巨大作用。
黃立先后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入選“改革開放40年百名杰出民營企業家”,被授予第五屆全國“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稱號,榮獲首屆“湖北省杰出人才獎”并入選首批湖北省特級專家。
一直以來,高德紅外對國內外各類頂尖人才求賢若渴,誠邀海內外數學、計算機、物理、材料、芯片、航天等領域科技領軍人才加入。
03
王肇中(光谷量子)
帶領團隊創造奇跡
04
肖希(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
2015年,肖希入選“3551光谷人才計劃”,所獲得的60萬元科研經費,成為他開展硅光芯片產業化的“第一桶金”。
2018年,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揭牌,成為全國第四家、湖北省首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肖希出任總經理,帶領團隊加速開展硅光芯片技術攻關。
5年來,創新中心先后突破核心關鍵技術,相繼實現多款高速光收發芯片的國內首產或首次出樣,推動我國在這一領域從“幾無所有”到“多點突破”。其中,100G/200G/400G系列硅光相干收發芯片和模塊已規模商用;400G數通硅光芯片和模塊通過了國內數據中心和超算客戶的系統評測。
肖希還帶領團隊致力于硅光芯片極限性能探索,5年里將硅光芯片速率提升了10倍。2021年,創新中心聯合相關單位研制出首款1.6Tbit/s硅光互連芯片,實現了我國光芯片向Tbit/s級的首次跨越。
今年,他們再次取得突破,研制出1.4Tbit/s硅基相干光芯片并完成封測驗證。這款芯片集成度更高、功能更強大、傳輸距離更遠,可單片承載1.4Tbit/s光信號傳輸數百公里,為“數字中國”戰略部署和“東數西算”工程實施提供了自主創新的光芯片技術方案。
05
陶金(中國信科)
扎根基礎研究 點亮一道道光
陶金博士所在的團隊,是中國信科集團光通信技術和網絡全國重點實驗室光系統研究室。
光系統研究室擁有“三超”光傳輸系統關鍵技術、超高速光接入系統與架構、實時數字信號處理與子系統、先進光電材料與器件等一系列前沿研究方向。完成了國內首個傳輸容量超10Tbit/s、傳輸距離達到10000公里的光纖傳輸系統實驗,實驗結果達到了國內領先、國際一流水平,標志著我國在超長距離、超大容量光纖傳輸技術領域取得了一次重要突破,將對我國跨洋和洲際光纖通信產業產生重大推動作用。
2022年,陶金博士帶領的團隊,研制出可量產化的硅基超表面波束控制光學天線芯片,實現了國際上首個超表面高速全雙工光無線廣播通信系統。該系統支持的下行和上行鏈路速率分別高達100 Gbps和10Gbps,兼具三種靈活的用戶切換操作模式,超表面芯片的有效尺寸小至2mm×2mm,成果發表于領域頂級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
其團隊成員中,3人入選“3551光谷人才計劃”,1人當選“光谷產業教授”,享受到了子女入學等光谷人才服務政策。
06
熊良明(長飛)
致力于從0到1 引來一批人才
熊良明,2010年受第三批“3551光谷人才計劃”牽引回國,入職長飛成為公司第一位3551光谷人才。華創會、“333”等眾多人才交流活動,不斷加深他對湖北、對光谷的了解。
來長飛后,他一直在研發中心、集團創新中心從事科技創新、業務孵化等工作,“跑”頭2-3棒,從0到1。
如今,他主導負責的5項業務,都已導入到生產線,也助推一大批人才引進和成長。如今,長飛已有10多人入選“3551光谷人才計劃”。
來長飛12年,熊良明擔任長飛國家重點實驗室執行副主任,負責實驗室的建設、運行和發展。長飛國家重點實驗室從2011年初獲批、2013年建設驗收、2017年底評估、2022年優化重組,到如今獲批成為我國首批全國重點實驗室。
如今,熊良明團隊正按照相關要求,加快推進重組后全國重點實驗室的建設任務。如何發揮院士專家工作站的作用,如何從海內外吸引、引進、用好所需之人才,正是他們思考和著手突破的議題。
在一棒又一棒的人才接力下,成立35年的長飛,已成長為全球最大的光纖預制棒、光纖、光纜及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
07
楊代常(禾元生物)
2006年,楊代常教授創辦武漢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歷經17年持續創新,公司自主研發了全球領先、國內首創的水稻胚乳細胞重組蛋白表達平臺、重組蛋白質純化平臺和長效藥物技術平臺,讓“稻米造血”照進現實。
如今,公司年產10噸的植物源重組人血清白蛋白智能化原液生產線和100萬支制劑車間已經建成投產,7個醫藥管線進入臨床前、臨床研究。其中,植物源重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已完成了中美雙報的臨床I期研究,結果證明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在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臨床II期研究結果表明,植物源重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的療效不劣于血漿來源人血白蛋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正在開展臨床III期研究。
讓企業從0到1突破的核心是人才。公司擁有一支高素質的研發團隊,享受國家省市人才政策,連續2年有員工獲評3551光谷人才,且符合條件的人才持續增加。
禾元也建立起自身人才生態圈,為高端人才提供免費公寓和住房,通過股權激勵人才,極大激發了人才的創新熱潮。
08
劉振林(華日激光)
光谷產業教授助力打造激光“夢之隊”
2016年,劉振林博士一引進到光谷,便入選“3551光谷人才計劃”,100萬元配套資金讓他順利在光谷安家、迅速開展工作。
作為武漢華日精密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振林主要負責超快產品線運營和飛秒激光前沿技術研發工作。團隊中兩名非湖北籍人才,均享受到了省市區人才政策,讓他們備受鼓舞,積極投身公司研發創新。
2021年,劉振林又入選“光谷產業教授”(在華中科技大學兼職),公司和華中科技大學合作更加密切,共同申報科研項目,學生到企業做研發,產學研合作進一步密切。
如今,華日激光已組建起一支專注于超快激光器的高水平研發團隊,7名3551光谷人才,牽頭和參與四項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6項湖北省重大/重點科研項目,打造出了一支超快激光鐵軍。公司也迅速成長為國內領先的超快激光器生產商,產品廣泛應用于半導體芯片、航空航天、消費電子、激光醫療等領域。
目前,華日激光正持續招聘海外高層次人才,致力于打造一支國內一流的激光“夢之隊”。
09
李春江(敏聲)
卓越工程師大賽奪冠,不斷突破前沿技術
10
孫雷蒙(華引芯)
5年,從“3551冠軍”到“潛在獨角獸”
2018年剛回國創業,孫雷蒙便受到光谷追“光”產業生態及3551人才政策的磁力吸引,參加了2018中國光谷3551國際創業大賽,并獲得冠軍。
此后,他享受到“3551光谷人才計劃”政策全程助力,從創業融資、資源對接到人才引進、員工安家落戶。一戰成名,他創辦的華引芯,也獲得了資本界的廣泛關注,至今已完成4輪融資,累計融資超數億元。3551大賽,讓他接觸到了更廣闊、更專業的創新創業平臺。
創業5年多,“3551光谷人才計劃”的政策效應,賦能華引芯吸納多名高端優質人才,建立起完善科學的人才梯隊,多名核心成員入選“3551光谷人才計劃”,為華引芯招賢引智、穩健發展保駕護航。
人才支撐,公司持續保持對前沿技術與產品的研發投入,自主研發的倒裝、垂直、高壓、Mini/Micro光源芯片及其封裝器件、半導體光器件的光電性能均已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專利百余項,成為全球領先的高端半導體光源“IDM”廠商。
5年時間,華引芯已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國潛在獨角獸企業。
11
王慧龍(極意網絡)
2021年以來,王慧龍相繼獲得“3551光谷人才計劃”青年人才、高端管理人才稱號,東湖高新區向其公司和個人提供總計100萬元的創業資助。
王慧龍,武漢極意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兼首席財務官。該公司是一家利用創新技術,幫助企業鑒別異常流量,洞察價值數據,將數據價值最大化的服務商。
受疫情影響,2020年初,公司3個月無法正常運轉。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高新區政府100萬元的創業資助有力地幫助了公司提振信心。此外,光谷3551人才政策對于人才子女入學、企業投融資對接、生活服務等提供全方位便利,極意網絡很快步入健康發展的軌道。
公司先后獲得國內外知名風險投資機構共同投資。團隊成員穩定,并招收了不少從一線城市回流的人才。公司也迅速壯大,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西安、成都成立分部。
目前,公司業務在20個細分行業的頭部企業覆蓋率超過50%,涵蓋航空、電商、游戲、金融、地產、教育、政務等多個領域,與Airbnb、華為、小米等全球32萬家企業達成合作,每天提供超14億次的安全防護。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