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是我國實體經濟的基礎,也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其中,作為高端技術制造業,激光行業的發展備受矚目。
日前,中國光學學會激光加工委員會主任張慶茂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中國激光產業發展很快,具備了國際競爭力,但也面臨不少問題,不僅同質化競爭嚴重,標準滯后于行業發展,同時創新力也不強,“我們的很多技術大多是從應用端出發的,在光源和裝備上,我們還需要做很多努力。”
據了解,激光被譽為“萬能加工工具”,與原子能、半導體、計算機并稱為21世紀的新四大發明,對工業智能化的進程產生了深遠影響。由于擁有易操作、非接觸、高柔性、高效率和節能環保等突出優點,激光成為切割、焊接、表面處理、高性能復雜構件制造和精密制造的主流手段。
目前,世界上主要發達國家均將激光制造技術作為“再工業化”“重新奪回制造業”“重振經濟”的國家戰略。而在中國,隨著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為指引的發展戰略的落實,發展激光制造也成為重要任務之一。
當下,受宏觀經濟發展、產業升級、國家政策支持等因素影響,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激光市場。張慶茂說,巨大的國內市場需求給予了激光產業足夠的發展空間。
面對挑戰,如何推動中國激光產業發展“速度”與“質量”并重?校企聯合或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前段時間,清華大學聯合深圳市創鑫激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創鑫激光”)共建了“激光先進制造聯合研究中心”,欲通過“產學研”協同發展的模式,聯手攻關激光應用前沿技術。
清華大學副校長鄭力表示,激光技術是一項極其重要的關鍵核心技術、基礎性技術和引領性技術,期望此次合作能發揮雙方優勢,解決重大工程問題,并產生自主可控的產業共性技術,為激光先進制造及智能制造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創鑫激光董事長兼總經理蔣峰則認為,激光技術的上游是核心理論,下游是激光應用研究,清華大學在激光理論和應用研究兩端實力突出,而創鑫激光從事的是中游激光器的研發,擁有產業鏈體系優勢。
據介紹,成立于2004年的創鑫激光是國內首批光纖激光器制造商之一,其研發生產的4000W單模塊連續光纖激光器和25000W多模塊連續光纖激光器填補了國內在高功率和超高功率光纖激光器領域的空白,在全球光纖激光器行業中占有一席之地。
蔣峰說:“國內光源企業已經具備了很強的實力,這次與清華大學一起聯動,除了光纖激光器、核心光源之外,能把上游的激光加工理論和下游激光加工的應用結合起來,助力中國激光加工工業母機由之前的普及粗放式發展,朝差異化、精細化、高端化發展。”
據悉,接下來,雙方將面向電子的低功率激光制造、新能源應用的中功率激光制造,以及航空航天和能源化工的高功率激光制造,圍繞激光先進制造的前瞻技術開發、核心系統與部件研制、機理及工藝開發等三個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