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武漢瞄上了“獨角獸”。
日前,武漢東湖高新區正式發布《關于加快獨角獸企業培育的若干意見》(下稱“光谷獨角獸培育17條”),提出要從梯度培育、源頭挖掘、金融支撐、要素賦能、創新服務五方面建設光谷獨角獸集聚區。
具體來看,政策里的“干貨”不少,包括構建獨角獸源頭挖掘與梯度認定機制,認定最高可獎勵1000萬元;設百億獨角獸基金,打造全周期金融支撐體系;完善要素賦能與專業培育,單個企業最高可獲5億元支持等。
武漢東湖高新區相關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現在發布的是大的政策方向,后續會有更詳細的細則,還會持續披露。
百億獨角獸基金
在服務過中部地區項目的投行人士看來,這次武漢的“光谷獨角獸培育17條”中尤為值得關注的是,設立了百億獨角獸基金。
在政策中,武漢稱要發揮政府引導基金作用,成立100億元規模的光谷獨角獸企業發展基金,支持“投小投早”。《科創板日報》記者了解到,該基金定位為國有參與市場化的獨角獸基金,主要通過市場化的股權投資,支持扶持種子獨角獸企業和潛在獨角獸企業的發展。
據光谷金控副總經理程哲在現場介紹,光谷獨角獸企業發展基金將以存量為基礎打造基金集群,設立光谷獨角獸母基金,與光谷產業基金、合伙人基金、創投基金共同推進投資。
其中,光谷產業基金、合伙人基金都是由光谷金控控股,創投基金則是東湖高新區管委會設立并按市場化方式運作的政策性基金,資金來源主要是高新區財政專項資金,以參股子基金的形式,撬動和引導社會資本投資高新區優質初創期、成長期企業。
在設立專門的獨角獸基金外,武漢還試圖撬動更多力量。在政策中提出支持區屬國有企業通過產業基金投資、直接股權投資等方式參股區內(潛在)獨角獸企業,將此納入國有企業績效考核激勵;并計劃建立健全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和國企投資盡職免責機制,鼓勵國有創投機構為種子獨角獸、潛在獨角獸企業加速發展提供資本助力。
在投資獎勵方面,武漢也下了功夫。對創投機構投資獨角獸入庫企業后,企業實現梯度晉升的,根據種子獨角獸-潛在獨角獸-獨角獸企業三梯度,分別按照實際投資額的5%、3%、2%給予獎勵,單個機構獎勵金額最高500萬元。
這里提到的三個梯度是“光谷獨角獸培育17條”中的梯度培育體系,即將企業按不同標準分為種子獨角獸、潛在獨角獸、獨角獸企業三類,具體要求如下:
(一)種子獨角獸企業:指成立時間不超過5年(2018年及以后),最近一輪融資的投后估值超過(含)1億元人民幣的未上市企業。
(二)潛在獨角獸企業:指成立時間不超過9年(2013年及以后),在成立5年之內估值超過(含)1億美元、或成立5年至9年估值超過(含)5億美元的未上市企業。
(三)獨角獸企業:指成立時間不超過10年(2012年及以后),獲得專業投資機構的私募投資,且估值超過(含)10億美元的未上市企業。
除了通過投資助力獨角獸企業發展,武漢稱將為重點企業提供“一企一策”支持,單個企業最高可獲得5億元的綜合支持,對標同類政策全國最高水平。
據悉,光谷力爭到2025年,累計新增獨角獸企業8-10家、潛在獨角獸企業15-20家、種子獨角獸企業40-50家,納入獨角獸培育庫企業超200家。
中部風投創投中心的“組合拳”
對獨角獸企業的重視,是武漢在為光谷儲備開辟新領域新賽道的生力軍、未來的領軍企業。此前,武漢東湖高新區就對光谷有著諸多期待,要把光谷打造成“上市金谷”,力爭到2025年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基金達1000家,產業基金總規模達到3000億元,做大做強光谷”上市軍團”。
接近湖北省引導基金的投資人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光谷是武漢的企業高地,武漢想繼續擴大這一區位優勢,把光谷打造成中部風投創投中心的標桿,再輻射全市。
在這樣的背景下,武漢東湖高新區提出要構建與科技企業發展相匹配的科技金融體系,最近已經有了不少動作。僅今年,東湖高新區就相繼發布金融產業發展規劃(2023-2035年)、金融工作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科創金融新十條”專項政策、科技中小企業首貸“破冰行動”行動方案。
在《科創金融新十條》中,武漢東湖高新區給出了相當優厚的條件,大幅提高金融機構落戶獎勵比例,對新落戶或新遷入的總部金融機構按照實繳資本的2%給予落戶獎勵,最高可達2億元。
今年5月,武漢東湖高新區宣布設立“光谷天使投資人培育資金”,并于即日起受理全國天使投資人申請,面向投資人個人支持達百萬元。這是國內首個地方政府出臺、面向天使投資人個人的資金支持政策,將專項用于支持天使投資人對光谷科技型初創企業。
此前,光谷推出了“創投十條”的政策,給出了上不封頂的募資獎勵政策,即:對于在光谷新設立或新遷入的合伙制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其基金實繳規模2億元起步,則獎勵50萬元起步,實繳規模越大,獎勵越大。實繳規模達50億元的機構,可申請“一企一策”重點支持。
再加上此次的“光谷獨角獸培育17條”,光谷的政策已經覆蓋了不同體量的金融機構和各個階段的種子企業。
一系列“組合拳”打出來,已初見成效。數據顯示,2022年光谷新增備案基金管理公司22家,總數達193家,管理基金凈值規模新增350億元,管理總規模超1400億元,占湖北省50%以上。今年5月,光谷首支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子基金成功落戶,規模20億元。
當前,光谷聚集高新技術企業超5200家、瞪羚企業559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50家,累計涌現獨角獸、潛在獨角獸20余家。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