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激光顯示,有哪些“黑科技”?2023全球激光顯示技術與產業發展大會在青舉行

    激光制造網 來源:觀海新聞2023-09-20 我要評論(0 )   

    在青舉行的2023全球激光顯示技術與產業發展大會展出的全新成果讓人眼前一亮 與會嘉賓熱議產業“逼近爆發前夜”激光顯示不只有激光電視、激光投影等產品,智能網聯汽車上...

    在青舉行的2023全球激光顯示技術與產業發展大會展出的全新成果讓人眼前一亮 與會嘉賓熱議產業“逼近爆發前夜”

    激光顯示不只有激光電視、激光投影等產品,智能網聯汽車上的車載顯示也正在應用激光顯示方案。9月19日在青島舉行的2023全球激光顯示技術與產業發展大會上展出的激光顯示最新技術成果,讓與會者眼前一亮。大會由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青島市政府主辦。市委常委、副市長王波出席會議。

    本屆大會上,“爆發前夜”“逼近臨界點”是被頻繁提及的關鍵詞。在與會嘉賓看來,在技術進步以及應用場景持續拓展的雙重因素驅動下,激光顯示作為一種新興產業,正從市場導入期加速向成熟期邁進,產業規模化爆發的拐點即將到來。

    未來10年內或將普及

    全球激光顯示技術與產業發展大會從2019年起舉辦,每年的大會上都會展示最新的激光顯示技術產品,是觀察激光顯示產業發展最直接的窗口。

    與前幾屆大會相比,本屆大會展出的激光顯示產品可謂讓人眼花繚亂,既有可折疊激光電視、頂嵌式激光影院、激光投影,也有當下最前沿的車載抬頭顯示等眾多激光顯示突破性創新成果。如果說過去幾屆大會更多是以展示明星類單品為主,那本屆大會則向外界展示了一個日益龐大的激光顯示產品矩陣。

    大會上展出的海信車載激光顯示方案。

    產品不斷豐富的背后,是激光顯示技術的加速成熟。從激光器、成像芯片、鏡頭等關鍵零部件,到光源設計、光機模組、整機設計等集成方案,各項技術都在快速迭代。

    “預計在未來10年內,激光顯示技術將快速發展普及。”中國工程院院士許祖彥表示,激光顯示技術將成為市場主流,顯示技術升級迭代的空間全面打開。

    應用場景不斷拓展

    不少人從激光電視、激光投影等家用電子產品開始了解激光顯示。但事實上,經過多年發展,激光顯示的應用場景已經加速拓展。在場景應用端的持續突破,也成為帶動激光顯示產業邁向成熟的重要推動力。

    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鐘燦表示,激光顯示的應用場景也從室內轉向戶外,從個人轉向群體,從單向輸出轉向智能交互。激光顯示成為家庭、工業、商業、教育以及車載、AR等應用場景的最佳顯示載體。

    日亞化學董事小崎德也表示,激光光源正越來越多地應用在各種顯示設備中,比如:激光電視、激光影院、移動投影、AR/VR顯示、激光微投、車載顯示等。

    大會發布的《2023年激光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白皮書》的調研也印證了這一點。根據白皮書,激光顯示在應用場景上呈現出全域崛起的趨勢,主流應用場景家用、工程、商務、教育在今年上半年分別收獲20%-40%的同比增長,中國電影院線已經有60%以上的投影機更新成了激光光源。而在網紅餐飲、戶外露營、智慧文博等新興場景,今年上半年,激光顯示實現了2倍以上的規模增長。

    從企業端來看,場景開發已經成為企業的重點布局。海信視像總裁李煒介紹,海信已經設立了家庭、商用、車載三大場景研究中心,未來將集合全球設計師群體、新媒體視覺團隊,聯手汽車品牌,不斷創造沉浸體驗的創意空間。

    擁抱“虛實共生”

    近兩年,虛擬現實技術迅猛發展,激光顯示被寄予打通虛擬世界與物理現實世界交互入口的厚望。

    “從單色到三色,從2K以下到2K到4K再到8K,激光顯示已經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今后需要更多考慮如何把激光顯示的潛力展示出來,比如與超高清視頻結合,共同開拓激光顯示前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許立新說。

    在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副所長徐科看來,與通信技術的充分融合將是未來激光顯示技術展現出區別于其他顯示技術的關鍵。“大家提出‘5G+8K’,這個方向就特別好。”他說。

    “現在的AR/VR眼鏡都是頭戴式,是將整個虛擬世界拉到眼前。未來,可以通過投影將整個信息投射到環境當中的實體上,創造一種全新的虛擬現實,完全打破顯示尺寸的邊界。”海信激光顯示總經理劉顯榮介紹,未來激光顯示要打開更多想象空間,軟硬件人機交互將是技術突破的重要方向。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全球激光顯示,光電,激光,激光企業,激光制造,激光器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相關文章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