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命名為“快舟·銳科激光號”的快舟一號甲固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火箭的部分零部件由銳科激光生產的激光器焊接,生產線配備的激光智能焊接、清洗系統使產品生產效率提升3~4倍。
快舟·銳科激光號
在國產激光器短短數十載發展歷程中,銳科激光無疑是一張閃亮的名片。2013年銳科激光向市場推出首臺國產萬瓦光纖激光器,一舉打破了歐美企業對中國光纖激光市場的壟斷,使同類進口產品價格從最初的700多萬元直接降到了70萬元左右,一戰成名。在工業級高功率光纖激光器賽道上,去年銳科激光取代美國老牌企業IPG,拿下光纖激光器中國市場占有率第一的位置。
2011年,中國航天科工所屬航天三江收購控股銳科激光時,這家初創企業年營收僅千萬元,如今,市值已經超過百億元。一方面,這次投資成功實現了國有企業資產保值增值,另一方面,航天三江借機開辟了激光產業新賽道,把住了中國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展脈搏。
據行業報告分析,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激光市場,預計未來市場規模將超過千億元。中國航天科工把激光產業確定為重大產業化項目之一,龐大的市場容量給予航天充分的信心,航天三江圍繞激光器構筑起包含光纖、芯片等上下游的全產業鏈條,計劃打造百億元產值激光產業鏈,充分顯示出企業搶跑激光產業賽道、強化科技發展動能的雄心壯志。
一匹殺入市場的國產“黑馬”
江蘇省戴南鎮素有“鋼城”的美譽,近年來,這里的企業老板紛紛拋棄原本的水切割、等離子切割設備,選用切割精度更高、速度更快的激光設備,銳科激光的各型產品赫然在列。
激光被譽為“最快的刀”“最準的尺”“最亮的光”,從航空航天、船舶、汽車等工業領域,到通信、醫療、數據傳感器等新型領域都有它的身影。
如果把激光加工設備看作人,激光器就是它的心臟。在我國激光產業發展初期,進口激光器壟斷市場,市面上的國產激光設備都是“中國臉、外國心”。2013年,首臺國產萬瓦光纖激光器在銳科激光誕生,結束了我國不能自主研發高功率光纖激光器的歷史,讓同類進口產品價格從最初的700多萬元直接降到了70萬元左右。
在絕對的價格優勢下,銳科激光的市場占有率連年提高,不斷擠壓國外高價產品的生產空間,國產激光設備飛入千家萬戶。切割、焊接、打標……原本昂貴的激光設備價格一降再降,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用上了中國制造的激光設備,實現了產業升級。
“在國產激光器出現之前,激光切割機、激光打標機需要租賃或者按使用次數付費,現在這些設備價格公道、透明,在電商平臺就能下單購買,可以說銳科激光的產品直接改變了行業生態。”銳科激光總經理陳星星說。
背靠潛能巨大的中國市場,銳科激光在過去十年營業收入連年遞增,成為A股市場上的一匹“黑馬”。如今,銳科激光成為國產光纖激光器制造的領軍企業,成為全球有影響力的光纖激光器供應商。
掌握核心技術,搶占價值高地
一片12寸的晶圓被激光切割成若干個長方體晶片,再經十幾道工序制成芯片——當今信息時代的“工業糧食”。晶圓切割的效率和質量將直接影響芯片的產量和成本。
銳科激光智能生產線
“激光劃片具有切割精度高、切割速度快的特點,在光伏領域應用的效果十分突出。”在激光應用工藝實驗室,銳科激光技術工程師向記者展示了六大類激光器的特性與應用場景。
一道激光射出,掛在電線上的粗大樹枝被精準截斷,利用異物遠程清除器“激光炮”,電網檢修人員實現更高效、更安全的維修作業;短短十幾秒,一塊16厘米左右厚度的鋼板被切出了一塊立方體,邊緣光滑,幾乎沒有變形……在各行業,針對切割、熔覆、焊接、清洗、3D打印等各類需求,銳科激光都能因地制宜、提供產品。
“以航天高科技為牽引,我們實行了對核心技術的全面掌握,這也是銳科激光持續創新的源泉?!标愋切钦f,掌握并運用好激光的特質,就把握住了激光器全應用的“金鑰匙”。
瞄準產業鏈上游,為解決特種光纖、高端激光芯片等“卡脖子”問題,航天三江圍繞激光器核心產業完成了激光全產業鏈布局,是目前國內唯一擁有完整研發生產體系、覆蓋激光全產業鏈、全部核心器件具備自主研發和生產能力的企業。
在航天三江所屬睿芯光纖公司,記者看到了一根光纖誕生的始末:先制備光纖預制棒,把光纖預制棒加熱到一定溫度后進行拉絲,拉成像頭發絲一樣細、直徑幾百微米的特種光纖,再對光纖進行包覆、切割和測試。從去年開始,睿芯光纖制成了圓形的光纖,有別于進口的八邊形光纖,可以實現單光纖萬瓦級激光輸出。
面向下游應用市場,伴隨著激光產業急速發展,近年來光纖激光器市場競爭愈發激烈。有人提出質疑:“把高科技產品殺到白菜價,行業還能良性發展嗎?”
“重點搶占具備高附加值的激光器市場?!标愋切且徽Z道破解題之法,這也是中國光纖激光器行業的發展共識。
隨著我國汽車制造、新能源、光伏太陽能等行業的蓬勃發展,比亞迪、寧德時代等企業市場影響力越來越強,汽車工業體系下追求更可靠、更高精度、更高效率的工業裝備。
現代工業智能制造需求與激光設備生產能力一拍即合,這為銳科激光研發高附加值產品提供了肥沃的生存土壤。據了解,過去一年,銳科激光在新能源領域已經進入頭部企業的選型目錄,業務增長了167%,在汽車業務方面增長迅猛。
針對高精尖領域的激光應用,銳科激光在今年上半年發布面向不同高端應用場景的三大系列激光器,面向航空航天、船舶制造、汽車制造等領域,進一步進軍“價值高地”。
航天牽手激光,繪就“千里江山圖”
半個世紀前,錢學森提筆寫下“激光”二字,為當時處于發展萌芽期的“LASER”技術取了一個中文名,也為航天事業與激光事業的交織發展埋下伏筆。
激光產業既能滿足航天服務主責主業的本職需求,也能實現民用產業規?;l展。同時,航天領域作為高端制造領域,也是激光制造的重要應用方向,能有效牽引激光應用裝備的發展。
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推動下,我國工業制造步入轉型升級時代,以武漢為中心,航天三江的激光產業向華北、華東、華南、西南以及海外市場輻射,一幅激光產業發展的“千里江山圖”正徐徐展開。
目前,武漢是中國最大的光纖光纜制造基地、中國光通信領域重要的科研開發基地,聚集了激光產業元器件、光源、設備以及光通信應用等一批優質企業,產業鏈配套齊全。借助武漢“中國光谷”的區位優勢,銳科激光與激光產業鏈的多家龍頭企業達成良好合作關系。
今年6月,命名為“快舟·銳科激光號”的快舟一號甲固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火箭的部分零部件由銳科激光生產的激光器焊接。銳科激光副董事長、總工程師閆大鵬表示,一些復雜的零件還可以使用激光3D打印技術,激光將在更多場景助力航空航天事業發展。
以船舶領域為例,行業需要小批量定制化設備來滿足船體焊接、清洗等各類需求,這正是航天三江的強項。相關負責人表示,面向沿海地區船舶維修、船舶制造產業,航天三江圍繞激光產業與地方政府、相關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推動船舶制造示范試點項目落地。
以深圳為立足點,航天三江計劃打造集試驗驗證、發展經營、產品研發三位一體的展示中心,積極擁抱大灣區創新高地,使激光產業的觸角向醫療、信息等領域延伸。
航天三江以激光院為孵化平臺,支撐激光產業相關業務發展、人才隊伍建設和技術支撐,時機成熟后再成立獨立公司經受市場洗練,睿芯特種光纖等企業正是沿著這一發展路徑成長起來。
后續,航天三江將發揮先進激光器核心優勢,實現全產業鏈技術獨立自主,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產業鏈生態。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