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來了,請離開危險區域。”“進入現場,請戴好安全帽。”隨著一個不起眼“小音箱”反復提醒,進入首鋼水城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屬的博宏公司冷料廠的行人、車輛紛紛停了下來,職工則將安全帽佩戴好,站在柵欄外等待火車通過。 “這可是我們廠最近才升級安裝的‘新裝備’呢,與傳統的聲光報警相比,更智能、更高效,也更安全了。”冷料廠職工賀文能介紹道。
升級后的聲光報警系統
冷料廠廠區環境復雜,過往的人員、車輛多且復雜,難以統一管理,安全風險多,發生安全事故也較難追溯。為確保作業人員及現場設備設施安全,2021年,該廠就在六道鐵路線入口處安裝了激光感應裝置,在末端安裝信號接收器,并在現場工程機械上安裝聲光報警器。 當渣罐車進入六道線時,觸發激光感應器,并將信號傳遞到接收裝置,同步將信號傳送到聲光報警器上,當聲光報警器接到信號便會發出“滴,滴,滴”的報警聲,隨后職工就會撤離到安全區域,有效降低了安全風險,最大限度保證了人、機安全。但隨著生產節奏的變化與產能的提升,人員與生產車輛增多,該裝置已無法滿足安全生產需求。 為解決這一難題,冷料廠經過多次調研、查找相關資料和不斷論證,最終一致決定將原來的聲光報警升級為“AI智能”識別系統。通過在六道入口安裝高清攝像頭和AI智能識別系統,在收集現場各類圖片資料優化系統識別能力后,就能有效分析現場的視頻圖像數據,正確識別渣罐車進入線路并發出警報。對人員違章及外來人員進入監控,則可通過語音提示系統快速智能識別存在的安全隱患并發出告警提示,提高了對人員、環境、設備、物料等方面的安全監管和風險防控能力。 “多虧有了這個智能小幫手,現在每組渣罐翻渣時間至少節約20分鐘。”冷料廠加工車間負責人李茂指著翻渣現場的高清智能攝像頭說到。 冷料廠轉爐渣翻渣區域是轉爐渣翻渣、冷卻、磁選加工的作業場所,現場高溫液渣冷卻時產生大量蒸汽,當外部氣溫降低時,現場籠罩在霧氣中,能見度差,工程機械作業時來往頻繁,易發生車輛傷害等事故。 為降低風險,提升產能,冷料廠決定在大棚對面、磁選線對面山坡均同步加裝AI智能識別系統,對翻渣作業區域實現全視頻覆蓋,實現對翻渣區域地面積水、人員及設備撤離、外來人員進入、未佩戴安全帽等情況進行自動識別,通過現場語音警示,提醒現場人員遵章操作,有效防止人工監督因疏忽造成的意外事故,消除了潛在的安全隱患,提高了監管效率。
工作人員對設備進行日常檢查
同時,系統將視頻信號接入冷料廠監控室,通過全天24小時多點位監控,真實反映現場作業實況,對翻渣作業時人、機撤離情況及現場違章情況進行抓拍錄像并報警,監控人員針對出現的情況及時通知管理人員進行現場處置,也有效杜絕了現場作業人員的違章行為;工程機械聲光報警系統保持完好且有效,加快了渣罐車進入翻渣區域時人員與設備的撤離速度;系統識別到安全隱患后通過語音系統自動喊話告警,化被動“監督”為主動“監控”,滿足了不同區域應用場景的安全生產管理需求。 冷料廠行政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不斷完善“AI智能”識別系統,并在廠內其他區域逐步推廣使用,不斷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為高質量保產保罐保供作出積極貢獻。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