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下午,湖北省激光行業協會、中國光谷創新企業協會、湖北省產融智能科技研究院、聯想(武漢)移動技術通信有限公司共同發起“中國光谷高質量發展企業行.走進聯想”主題活動,湖北省激光行業協會秘書長黃惠、會員部張之岑、宣傳部陳希倫參加會議。與會者一致表示聯想的高質量管理模式值得點贊,不愧為智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桿,很有借鑒實踐意義。
據悉,這是“中國光谷高質量發展企業行”系列活動的首站。隨著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新型工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也迎來了發展的重要契機。協會將通過政府引導、專家引領、企業示范和產業聯動等系列活動,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進行主題演講和研討,探討高質量發展的理念和路徑,研討質量創新、精益生產、六西格瑪等交流學習的機會,并安排參觀優秀典型企業,讓參與者親身體驗和了解企業的發展成果和先進經驗。以此搭建政府、協會和企業之間高質量發展的溝通橋梁,促進資源共享、實現優勢互補,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發展,提升智能制造產業整體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共同推動企業的創新、變革和成長,加速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步伐,助力新型工業高質量的發展。
會上,聯想(武漢)生產基地總經理齊岳介紹說,聯想武漢基地“同心篤行,智啟新程”,扎根光谷10年,已成長為武漢“端”產業鏈龍頭企業,累計創造工業產值近4000億元,出口額超420億美元,帶動上下游產業鏈伙伴來漢發展,合計投資達140億元,每年帶動外貿進出口額超30億美元,累計生產2.4億臺移動智能終端設備,連續多年位居武漢民營制造業50強首位,出口總額超420億美元,連續8年全省第一。武漢基地深度運用大數據、工業互聯網、5G等新IT技術,全面推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打造智慧供應鏈體系,獲評工信部“綠色工廠”、武漢“標桿智能工廠”等。
接著,湖北省長江質量獎評審員、武漢市市長質量獎評審員、全國注冊質量工程師主講教師、國家注冊審核員、湖北工業大學教授、卓越績效管理資深專家文昌俊分享了在卓越績效模式咨詢輔導和長江質量獎評審中獲得的觀點和寶貴經驗,從不同的角度,精辟解讀高質量發展與卓越績效管理模式之間的內在聯系,為大家揭示如何通過優秀的績效管理模式,實現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隨后,大家參觀了聯想展廳、工廠車間、實驗室,看到從水電、出入車輛管理、進駐人數、所有控制點位的溫濕度、產量等數據,每30分鐘就會在屏幕上刷新一次;65臺由聯想自己開發控制系統的AGV自動貨運機器人,全自動運行在廠區,全程自行躲避人員和障礙;從物料進場到交付出場的全過程,實現了物料可追溯、電路板焊接的自動檢測、生產線安全的全自動監控、整機的全自動出廠測試等;在車間里5G技術對使用場景的賦能,兩條60米長10米寬的生產線,覆蓋了基于聯想自有云網融合技術的5G專網,生產線上操作細節與自動化生產線上的傳感器數據可以實時與云端系統互聯,真正實現“無人值守”。
尤其是自主開發的作為業界5G+IoT自動化組裝的標桿生產線——“量子線”,將單獨制造工藝變成一個個制造模塊,可隨時依據設計要求來調整制造流程,4小時就能變出一條新生產線。整條“量子線”包含手機組裝、測試、檢驗產出工藝,通過設備與設備、人與設備的靈活互換,可快速調整產線的工藝流程以及參數,實現生產不同型號產品間的自如切換,率先應用在被傳統公認為很難自動化的3C設備人工組裝上。通過導入“量子線”,每天有超10萬部手機在工廠下線。
這次活動,來自湖北省激光行業協會、’湖北省質量協會、湖北省中小企業協會、武漢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協會、武漢光谷光電中小企業產業協會、武漢電子智能制造協會等負責人及各大型智能制造企業的從事質量管理或研究的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60余人參加活動。大家紛紛認為,通過走進聯想,零距離了解聯想在數字化轉型、產業升級、科技創新的創新理念、發展藍圖,收獲頗豐。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