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企業新聞

    度過發展期最低點?國內激光器龍頭銳科激光去年凈利潤大增超4倍

    激光制造網 來源:澎湃新聞2024-03-13 我要評論(0 )   

    3月11日晚間,國內激光器市場龍頭企業武漢銳科光纖激光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銳科激光”,300747.SZ)發布2023年度業績快報。公司去年營業總收入為36.80億元,和上年...

    3月11日晚間,國內激光器市場龍頭企業武漢銳科光纖激光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銳科激光”,300747.SZ)發布2023年度業績快報。公司去年營業總收入為36.80億元,和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增加15.4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24億元,同比增加446.8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屬于上市公司凈利潤為1.72億元,同比增加1896.86%。

    銳科激光稱,報告期內,公司完成了多款新產品的研制及發布,同時對產品性能、產品服務和產品型譜整體進行了規劃和戰略升級;另外,針對市場特殊需求,公司制定專項應用解決方案,深挖激光應用場景;同時,公司積極參加展會、專業論壇,開展感恩行活動走訪客戶和宣講,增加國內和海外銷售與服務網點,提升售后服務時效性和管理能力。

    過去的2023年,銳科激光激光器銷售數量約15.91萬臺,同比增長16.39%。同時,公司在原材料降本、研發設計降本、產品質量管控、精益生產管理、物流降本等方面全面發力,綜合毛利率同比提升8.13%,營業利潤率同比提升6.20%。

    報告同時提到,本期非經常性損益對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的影響金額為5179.63萬元,同比增加1952.28萬元,主要系本期享受先進制造業企業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5%抵減應納增值稅稅額優惠政策。

    銳科激光是一家專業從事光纖激光器及其關鍵器件與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擁有高功率光纖激光器國家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和光纖激光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該公司目前已形成六大類產品,分別為連續光纖激光器、脈沖光纖激光器、準連續光纖激光器、窄線寬光纖激光器、直接半導體和超快激光器。

    銳科激光于2007年由閆大鵬創立,該公司也是國內第一家光纖激光器生產企業。閆大鵬現為銳科激光副董事長兼總工程師,銳科激光目前實際控制人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激光器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光學材料、光學元器件、機械、數控、電源及輔助材料等,中游主要是各種激光器及其配套裝置與設備,下游則以激光應用產品、激光制造裝備、消費產品為主。銳科激光即處于產業鏈中游。

    值得關注的是,從我國光纖激光器市場來看,國產光纖激光器逐步實現由依賴進口向自主研發、替代進口到出口的轉變,到目前國產化浪潮崛起,并實現了國產光纖激光器功率和性能逐步提高的狀態。目前,中國激光器行業則正在經歷全面市場化競爭階段。

    根據《2023激光產業發展報告》,隨著國內光纖激光器企業綜合實力的增強,國產光纖激光器功率和性能逐步提高,2022年我國光纖激光器市場整體銷量穩中有升,但大多數企業營收及利潤率呈現持平或下降的趨勢,整體規模下降至122.6億元,同比減少1.8%。該報告彼時預計2023年整個市場將會恢復正增長,到135.5億元,同比增長10.5%。

    銳科激光此前在報告中也提到,2022年是該公司發展期的最低點,公司于2022年第三季度開始全面梳理“增量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的專項問題,制定工作方案,通過加大研發投入,持續在研發工藝、生產制造環節推動實施降本增效工作,降低綜合成本,有效拓寬公司整體盈利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閆大鵬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也提交了三份建議:關于加強卓越工程師培養的建議;關于進一步支持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的建議;關于深化光電子信息產業產教融合,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建議。

    其中,在第三份建議中,閆大鵬認為,我國在激光與智能制造、光通信、光顯示、光傳感等多個領域已形成較為完備的產業鏈,光電子產業基礎良好,但仍存在部分高端技術依賴海外、前沿技術原始創新能力不足、研究和工藝技術人才缺少等問題,突破“卡脖子”關鍵技術刻不容緩。

    為破解光電子信息產業領域人才培養和產業需求“兩張皮”難題,推動產業人才同頻共振,服務光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為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凝心聚力,閆大鵬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強化產教融合的政策體系支撐。完善光電子信息產業領域產教融合法規體系和協同推進的措施辦法,突破制約發展的瓶頸。

    二是打造產教融合共同體,推進產教資源共建共享。充分發揮政府統籌、產業聚合、企業牽引、學校主體作用,打造市域產教聯合體。企業與高校共建實驗室和實訓基地,協同制定教學目標、開發課程、完善教學內容等,精準對接企業和行業需求。

    三是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中高級專業人才。探索實行人才柔性引進機制,廣泛吸引高層次人才和高校院所優秀人才和團隊。鼓勵企業與高校建立長期人才合作關系,培養一批懂技術、會研究、能創新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解決光電子信息領域相關企業在用工方面的燃眉之急。

    四是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進一步增強創新動力。通過成果轉讓、購買服務、技術外包、聯合攻關等手段,加快企業技術改造、革新和升級。建設基于產教融合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打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通道。

    五是構建產教融合支持保障機制,激發各主體內在合作動力。政府相關部門可加強宏觀調控,構建和完善對參與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高校及企業的激勵機制和政策,調動各主體的內在合作動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應用激光切割焊接清洗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