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以“光”為引,綿陽激光技術應用產業“聚光成炬”

    來源:涪江觀察2024-04-02 我要評論(0 )   

    近日,綿陽科技城光子技術研究院傳來喜訊,首批氮氧化鋯低溫溫度傳感器的交付任務已成功完成,這標志著該研究院在傳感器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據了解,激光技術在我...

    近日,綿陽科技城光子技術研究院傳來喜訊,首批氮氧化鋯低溫溫度傳感器的交付任務已成功完成,這標志著該研究院在傳感器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據了解,激光技術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涉及工業制造、通信、信息處理、醫療衛生、節能環保、航空航天等多個領域,是發展高端精密制造的關鍵制程技術。

    近年來,綿陽大力推進以激光技術為代表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與中物院合作共建高功率光纖激光技術聯合創新中心、光子技術研究院等激光產業協同創新平臺,打造了占地1500畝、投資23.2億元的激光產業基地,世界首個高能X射線FLASH放療試驗平臺、激光安防裝備等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產業項目也正加快建設……

    圖片

    平臺支撐
    推動激光智造新時代

      走進位于游仙高新區的綿陽科技城光子技術研究院,氮氧化鋯低溫溫度傳感器項目組的成員正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鉚足干勁進行技術攻關。

      此次成功交付的氮氧化鋯低溫溫度傳感器,以其獨特的負溫度系數電阻特性、低磁阻、高靈敏度及高可靠性,在低溫設備、超導磁體、大型科學裝置以及航空航天等領域展現出廣泛的應用前景。特別是在氫能源領域,潛力巨大,為未來的能源開發提供了有力支持。

      “氮氧化鋯低溫溫度傳感器,最大的亮點是抗磁性,主要作用是在極低溫磁場環境下,進行溫度監測。”抗磁深低溫溫度傳感器項目組成員芮海峰告訴記者,“比如,可以運用于核磁共振、磁懸浮列車、大型科學裝置以及航空航天等領域。這一產品也打破了國外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而且它最高測量精度可以達到0.001攝氏度。” 

      “下一步,我們將深化產業鏈、創新鏈、資本鏈和服務鏈的有機結合,繼續培育未來產業,孵化企業。力爭2025年,實現5-10項產業化項目入駐,孵化和引進不少于6家規上高新技術企業落戶綿陽,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該研究院院長谷渝秋表示。

      為扎實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游仙高新區鼓勵引導與院士專家、高校院所聯合共建各類創新載體,并將其作為企業技術創新、人才引進培育和科研成果轉化的重要平臺。

      截至目前,游仙高新區已建成1個院士工作站、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8個省級技術中心、11個市級技術中心,與院所合作新建光子技術研究院、高功率光纖激光技術所地聯合創新中心、624航空動力科創中心、涪江(核醫藥)實驗室,加快科技成果識別和轉化。

      游仙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瞄準大科學裝置的牽引作用,以激光材料及元器件、激光器、激光設備及應用為重點方向,著力提能級、激活力、促融合、強合作,推動激光技術應用產業集聚集群發展,為打造“國際一流的西部光谷、中國激光產業第三極”全力以赴。

    圖片

    以“光”為引
    點亮企業發展新藍圖

      創新沒有止境。如何實現從“有”到“優”的跨越發展,綿陽各企業正在交出自己的“答卷”。

      “這是我們采用‘長虹激光投影+全息霧幕技術’呈現出的效果,由水霧構成成像介質,激光畫面投射到水霧上,呈現出立體、動態、逼真的藝術效果。”在長虹激光顯示科技公司的沉浸式體驗文化中心內,全新、炫酷的科技“視”界讓人目不暇接,其中,一幅栩栩如生的“魚躍龍門”吉祥圖惹人注目。

      長虹激光研發中心副總經理兼光機與屏幕技術研究所所長康健告訴記者,從2021年開始研發,到2023年實現量產,短短兩年時間內,“長虹激光投影+全息霧幕技術”已為公司帶來500萬元的銷售額。

      作為綿陽土生土長的激光顯示企業,翻看長虹激光的“答卷”:早在2008年,就率先進行了激光顯示技術的布局與儲備,并于2014年率先實現了激光電視的產業化。一路走來,該企業不斷產能擴充,不斷自主研發,不斷向“新”而行。

      談及未來,康健信心滿懷:“未來,我們將繼續加大研發力度,重點在三色激光投影領域打造自身核心技術,并積極推動核心器件全國產化,通過技術創新和制造升級不斷強化自身競爭力,持續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激光顯示產品。”

      這只是綿陽激光產業蓬勃發展的縮影之一。追“光”路上,綿陽步履不停——以中國(綿陽)科技城激光技術應用產業園為載體,依托中久大光、中久新光等骨干企業,以激光融合應用為牽引,培育建設激光防務裝備、激光顯示裝備、激光加工裝備等產業鏈,統籌推進激光技術應用產業補短板、鍛長板,扎實推進激光技術應用產業建圈強鏈,推動激光技術應用產業集群成鏈發展。

    圖片

      目前,激光技術應用產業園和院地協同創新中心已累計簽約武漢華中華昌“神光”配套能源組建項目、中久大光激光設備項目、中久新光光控系統項目、激光配套企業加速器項目、四川光子激光“激光裝備”制造項目、中國久遠激光攔截系統項目等26個項目,簽約總投資96.59億元。

      以“光”為引,以“園”為媒,從無到有,從有到強,隨著激光項目的不斷落地、專業人才紛至沓來、平臺支撐日益有力、科研實力蒸蒸日上......當前,綿陽正以打造國際一流激光產業生態聚集區為目標,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見證著更多激光產業搶占“新賽道”的發展故事。


    內容來源:涪江觀察


    轉載請注明出處。

    綿陽激光技術激光配套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