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湖北領創智能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束閃亮的激光在一塊厚達30毫米的鋼板上靈活地舞動,伴隨著縷縷青煙,不到一分鐘,一個精密零部件便被“裁剪”成型。
這些精密零部件的“創造者”,是一臺2萬瓦超大功率激光切割機,這是領創激光的拳頭產品之一。
激光產業是當今國內最具潛力的新興產業之一,在軍用和民用領域應用廣泛。深耕激光行業多年,領創激光主要生產大功率激光切割機、激光焊接機和多功能激光加工設備,有著完備的產品體系。
“我們可年產高功率激光設備500臺套,實現年產值5億元、年稅收2000萬元。”領創激光副總經理陳元元告訴記者,成績取得的關鍵,在于向新質生產力要增長新動能,公司致力于技術革新驅動,專注于從性能提升到注重應用研發投入的角色轉變。
創新只有和市場相結合,才更有生命力。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領創激光主動出擊,近年來,公司將重心從通用設備轉向細分行業的深耕,圍繞市場變化,聚焦鋼結構行業及新能源電池托架行業,致力于開創“新賽道”。
目前,領創激光主推的型鋼二次加工線、新能源鈑金自動化生產線等激光切割設備技術含量高,競爭力強,獲得市場青睞。
“我們的新能源鈑金自動化生產線和客戶一起研發設計,從源頭改變該行業的加工工藝流程,設備不但能滿足新工藝流程中異形管的切割精度要求,在效率方面更是提升近一倍。”陳元元介紹。
憑借對產品性能的創新研發和靈敏的市場嗅覺,近年來,領創激光一躍成為國內領先的激光加工設備制造商,多種激光切割設備產銷兩旺。“直徑8毫米至520毫米的管材,激光切管機都能輕松切割,尾料長度控制在40毫米內,精度高、能耗低,產品一上市就很搶手。”
“我們能走到今天,離不開對創新的高度重視和高強度投入。”陳元元說,公司目前專注于鋼結構及新能源行業的設備研發推廣應用,兩個項目技術已取得良好成績,整體形成專利40多件,其中發明專利6件,這是企業不斷突破的關鍵。
打通產業鏈,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養分”之一。在公司持續性研發投入帶動下,領創激光掌握著激光切割機、焊接機的核心技術,產業帶動效益顯著加強,目前激光產業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供應鏈體系。
追“光”路上,領創激光領路,武漢吉事達、武漢萬力威、湖北希歐激光等企業相繼進駐,其上游供應商武漢可功、武漢華夏星光也隨之落戶,激光產業集聚作用日益顯現,產業規模達5億元。
產業幫扶政策的出臺,也推動新質生產力在產業上“落地生根”。得益于孝感高新區創新推出的“產業基金投資+重資產建設+優惠政策扶持+企業拎包入住”模式,有效降低了企業前期投入成本,讓企業更好地專注于研發生產,激發創新動能、釋放發展活力,科技創新驅動成效顯著,新質生產力正在加速形成。
從一簇“光束”到一條“光鏈”,再到一個產業集群,如今,孝感高新區已繪就激光產業發展“路線圖”,圍繞新質生產力加快布局,打造激光產業高地,計劃兩年內引進大中小功率激光器、激光切割機、激光探測器、激光焊接器、高端激光成套設備等研發生產企業30家左右,建設科技含量高、帶動效應強、在全省具有影響力的高新產業集群,力爭到2025年,激光產業規模達40億元。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