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動制造業智能化變革成為大勢所趨,6月6日,“百超帶您看中國智能制造:添‘智’加‘數’——激光自動化解鎖生產新動能活動”走進佛山市科達裝備制造有限公司,實地為與會人員提供了解“激光+自動化技術”的機會。深圳市激光智能制造行業協會作為活動協辦單位出席活動。
本次活動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邀請深圳技術大學創校校長、深圳市國家級領軍人才阮雙琛教授,南方科技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系長聘教授、博導徐少林,佛山市科達裝備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國勝等領導與嘉賓,就“激光+自動化”相關話題,與現場近百位相關行業企業家及代表、媒體嘉賓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共同推進技術升級、產業發展。座談會由瑞士百超集團中國區及亞太區總裁游松博士主持。
游松博士代表主辦方致辭并作開場白,他提到,全球制造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而在激光技術和自動化技術方面,百超中國一方面將瑞士先進自動化、智能化技術引入中國落地,同時也讓國內優秀的產品走出去在歐美等發達地區進行本土化生產,疊加“瑞士制造”血液與“深圳服務”高效優勢的基礎上,實現反向研發和創新,力爭在全球的激光行業注入更多中國基因。他表示,希望通過本次論壇的分享與交流,能夠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對智能制造的當下及未來發展有所考,為中國智能制造的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在圓桌論壇環節,圍繞“激光+自動化”這一核心理念,游松博士與各位嘉賓深入探討“激光+”主題與自動化、AI、大數據、數字孿生等話題。
阮雙琛教授談及激光自動化的未來趨勢時表示,激光器、激光技術、激光系統需要取得更大突破,發展基于大數據、AI的先進自動化技術,培養更為卓越的工程師,不斷提升規模化,持續開拓新的應用場景,尤其是提高激光光源技術的場景應用的普及。
徐少林教授認為技術的發展是“長期性”而非“一朝一夕”,只有長期生根、長期研發、長期積累、長期反饋,才能反復迭代出更能滿足企業與市場需求的激光制造技術。在智能時代,產學研用協同為技術注入更多的能量與價值,這是關鍵核心技術取得實質性進展的有力措施之一。
科達裝備總經理周國勝則以科達裝備在自動化設備領域的最新技術和成功案例為例,講述了百超針對科達裝備在激光切割、打標、焊接和激光精密加工系統等方面的個性化需求,幫助科達實現了“激光+自動化”集成,實現了高效、穩定的生產,使科達從單一設備制造商向陶瓷整廠整線工程生產服務商轉變的過程。他表示,工業4.0時代,自動化設備的智能化和柔性化已成為趨勢,通過智能化解決方案去提升行業效率和質量,可持續滿足日益多樣化的市場需求。
固美特總經理田金華認為,百超中國不止在做量,更在做“質”,主動讓客戶了解相關的技術知識,學到技術之外的“技術”,也特別佩服百超的責任感,堅守初心,做高質量的產品,與客戶一同發展。
最后,游松博士以“綠色制造與新質生產力的融合之道”為主題,分享了百超中國結合“激光+自動化”技術在節能減排、資源循環利用方面的優勢,并對激光+自動化技術的未來發展提出了相關建議與措施。
圓桌論壇結束后,百超還組織參會人員對科達裝備智能化工廠進行了參觀,實地見證百超的激光自動化設備在智能化工廠的實際應用——這也是百超舉辦此次活動的目的之一。游松博士在接受《激光制造網》的采訪時表示,百超長期專注于激光切割,目前在折彎、焊接、自動化軟硬件、系統等方面的綜合實力得以不斷提升。“百超帶您看中國智能制造”活動安排在佛山科達裝備智能化工廠的現場,一方面是為了讓大家實地了解百超的設備在現場運行良好的狀態,希望大家通過現場應用更多的認識百超在自動化方面上的綜合實力。
游松博士對《激光制造網》表示,“激光+自動化技術”的發展是大勢所趨,符合市場需要。智能制造智慧工廠的發展,為“激光+自動化技術”提供了大量的機遇和可能性,使激光產品的優勢得以發揮,而“激光+自動化技術”在效率、質量控制和面對不同的應用場景設計個性化的解決方案又反過來助推智能制造智慧工廠的發展。而這一趨勢又契合當下把傳統工廠逐步改造成為數字化智慧工廠的時代要求,國家正在鼓勵迭代升級、鼓勵數字化轉型升級、鼓勵以舊換新、鼓勵企業往智能制造方向發展。在這個時間節點,我們百超希望為更多像科達裝備這樣渴求數字化轉型的老客戶提供我們的一些先進理念。近年來,百超集團收購了意大利的自動化公司、西班牙的鈑金軟件公司、瑞士專門從事自動化定制化的企業,并在國內分別建立了自動化、軟件公司,就是希望把這些資源合在一起,為我們的客戶實施更多更好的標準化系統項目、預性化系統項目,以及按需定制的項目。給客戶提供最好的支持與價值的同時,為中國制造2025貢獻一份力量。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