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譜光學發布100%器件國產化光電探測器模塊
一
光電探測器概述
光電探測器作為光電子領域的核心器件,肩負著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的重要使命。它如同光學實驗中的"翻譯官",將光的世界轉化為電的舞臺,讓復雜的光學現象變得可測量、可分析。從簡單的發光強度到復雜的光脈沖特性,光電探測器都能準確捕捉并解讀,為科學研究和技術應用提供寶貴的實驗數據。
在光學實驗的舞臺上,光電探測器幾乎無處不在。無論是激光測距、光纖通信,還是光譜分析、生物醫療,都離不開光電探測器的身影。它就像光學實驗的"標配",為實驗提供了精準的光信號測量手段,讓科研人員能夠深入探索光的世界,揭開光的奧秘。
光電探測器,雖然歷史悠久,但其技術發展卻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其基本原理看似簡單,但要將性能做到極致,將噪聲降至最低,將放大做到更加線性,卻需要無數次的試驗和探索,凝聚著無數科研人員的智慧和汗水。
光電探測器的性能提升,往往取決于設計細節的精益求精。從光電材料的選取,到器件結構的設計,再到制造工藝的優化,每一個細節都影響著光電探測器的最終性能。例如,光電材料的選擇決定了探測器的響應范圍和靈敏度;器件結構的設計影響著光信號的收集效率和噪聲水平;制造工藝的優化則影響著器件的一致性和穩定性。
二
國產光電探測器發展現狀
長期以來,國外品牌的光電探測器在我國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國產產品雖然偶有出現,但始終未能形成品牌化、規模化,也無法替代進口產品。究其原因,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1:指標參數不清,性能參差不齊
部分國產光電探測器產品特性參數描述不夠清晰,缺乏定量數據,難以進行性能評估和比較。
產品性能穩定性不足,不同批次產品之間性能差異較大,難以滿足用戶對產品一致性的要求。
2:功能與接口混亂,兼容性差
國產光電探測器產品功能、接口、尺寸、外形等設計缺乏統一標準,導致產品之間兼容性差,難以進行系統集成和擴展。
用戶在跨系統移植和擴展時,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適配,增加了使用成本和難度。
3:產品不成體系,無法滿足多樣化需求
部分國產光電探測器產品種類單一,難以滿足不同應用場景和系統功能的需求。
面對復雜的光學平臺和系統,用戶難以找到合適的國產光電探測器產品,形成產品選擇的盲區。
4:賽道狹窄,發展動力不足
光電探測器市場規模相對較小,發展前景不如一些熱門行業,導致部分企業缺乏投入研發的動力。
研發投入不足,限制了國產光電探測器產品性能的提升和功能的完善。
然而,光電探測器的全國產化意味著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這有助于提升國內企業在高端光電探測器技術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并且可減少對外部市場的依賴,特別是在國際政治經濟環境變化多端的情況下,保障國內產業鏈的穩定和安全。因此,光電探測器的全國產化對于國家的科技進步、產業升級、經濟安全以及國際競爭力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三
全國產光電探測器研發
針對國產光電探測器市場的關鍵需求,憑借我們在光電測量領域積累的豐富經驗,經過長時間精心研究和精細打造,我們從電路設計、功能優化、增益/帶寬的精確標定、機械結構設計等多方面進行全面攻堅,最終推出了性能統一、接口統一、工況統一、完全由國產器件構成的光電探測器系列產品。
例如,我們所研發的PDA-S-C1放大型可調增益硅探測器,由硅(Si)光電二極管+可調增益放大器集成封裝而成,百分百器件全國產。光靈敏范圍從可見光到近紅外,典型光譜范圍覆蓋350nm~1100nm。該光電探測器內置低噪聲跨阻放大器(TIA),采用程控式8檔可調增益,定量化光電轉換。動態范圍寬,適用于各種光電開發場景,應用廣泛。
四
光電探測器產品參數
硅探測器:PDA-S-C1-產品參數
銦鎵砷探測器:PDA-IGS-C1-產品參數
八檔程控式定量可調增益參數
五
產品尺寸
六
響應曲線
硅探測器:PDA-S-C1-響應曲線
銦鎵砷探測器:PDA-IGS-C1-響應曲線
七
引腳定義
八
性能測試結果
001檔位增益測試結果
011檔位增益測試結果
噪聲本底測試結果
九
結語
“做光譜,多有趣!”,多譜光學堅定踐行構建光譜開發者聯盟的初心,用技術積累和實踐經驗創造更多有趣的光譜開發工具,讓我們共同期待多譜光學在光譜開發工具領域的更多精彩表現。
以上產品目前已正式面向市場銷售。如果您對光電探測技術開發感興趣,歡迎與我們聯系,獲取相關技術資料。
Reads 190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