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在寬帶可調諧長波紅外飛秒激光產生研究方面獲進展。該研究將光學參量化放大和差頻產生技術相結合,在長波紅外波段實現了最高43微焦的寬帶可調諧飛秒激光輸出。相關研究成果以5-13.5 μm broadband tunable long-wave infrared femtosecond laser為題,發表在《應用物理快報-光子學》(APL Photonics)上。
長波紅外飛秒激光在燃燒檢測、光譜吸收、化學反應分析等領域中具有應用價值。長波紅外飛秒激光具有較強的生物組織穿透能力,可在醫學成像、手術和精密加工中實現高效且低熱損傷的效果。同時,長波紅外飛秒激光的高空間分辨率在多光子顯微成像中的優異表現,使其在生物醫學和材料科學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該研究將光學參量化放大和差頻產生技術相結合,利用光學參量放大作為第一級調節,并在第一級調節基礎上利用光學差頻進行第二級調節。得益于差頻過程中BGSe晶體超寬的透過范圍和較高的非線性系數,該裝置實現了最高在7.8微米處43微焦的輸出能量,并在5-13.5微米的整個寬光譜范圍內脈沖能量輸出均超過10微焦,且平均功率超過10毫瓦。同時,該團隊通過電光采樣方法,發現中心波長為8.3微米處的脈沖持續時間為72飛秒。該裝置在長波紅外波段同時實現了超寬調諧范圍和較高能量輸出,可以為醫療診斷、科學研究、工業檢測等領域提供研究工具。
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的支持。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