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上海中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適應激光復合焊機器人流水線”新品全球首發。據悉,該產品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帶領中巽團隊研發,將智能技術與精密制造結合,是國內智能焊接技術領域打破國際壟斷、填補國內技術空白的創新成果。
上海中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浦東新區川沙新鎮,是一家專注于智能制造生產線設計、軟件開發、工藝研發等的科技創新企業,致力于推動中國制造業的智能化轉型升級,服務國家戰略。公司先后獲評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榮譽,是中國焊接協會激光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單位。公司擁有獨立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在自適應智能化焊接機器人流水線等領域填補多項國際技術空白,并參與制定三項行業標準。 中巽科技此次推出的新產品——“自適應激光復合焊機器人流水線”,是譚建榮帶領研發團隊“十年磨一劍”的成果。該產品能夠在多種復雜環境下自動識別工件材質、厚度等參數,快速調整焊接參數,實現高效、精準的焊接作業,具有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變形更小、力學性能更好等特點。 公司董事長王銘秋介紹,這項技術不僅將激光焊接與機器人技術完美結合,更實現了焊接過程中的自適應控制,大大提高了焊接的精度和效率,填補了小組立機器人激光復合高速焊接及激光復合焊全自動化免試教焊接的兩項空白。“該產品將有助于提升我國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國際競爭力。同時,該產品也可廣泛適用于重型機械、橋梁、船舶、核電、海工等高端制造應用場景。” 該產品的推出,也是中國焊接行業邁向更高水平的重要里程碑。中國焊接協會副會長兼黨支部書記王魯君表示,從2006年我國首次將激光技術列為重點發展的前沿技術到《“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包括先進激光加工設備在內的智能制造裝備,中巽科技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與協會、政府、以及產業鏈上下游保持緊密溝通和合作,共同致力于推動中國焊接激光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憑借卓越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中巽科技已經在國內外市場上占據了重要位置,為我國整個焊接行業樹立了新標桿。 自2016年公司遷入川沙新鎮以來,上海中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得到了新區相關部門和川沙新鎮的大力支持,公司也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川沙新鎮副鎮長張琴表示,川沙將始終與企業站在一起,持續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打好與企業共成長的招商和服務一體化“組合拳”,讓以中巽科技為代表的更多科創企業能夠在川沙安心落地、放心發展。 上觀號作者:浦東觀察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