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邊不亮東邊亮。
這就是激光雷達產業正在呈現的全球狀態和趨勢。
就在國外激光雷達列強接連折戟時,中國的激光雷達行業卻熱辣滾燙,最新頭部玩家的財報數據顯示,出貨量同比大漲183%,環比大漲50%。
這個玩家,目前日均銷售激光雷達1459個。
這個玩家,就是當前激光雷達一哥禾賽科技,其剛剛交出了最新季度財報業績。
禾賽Q3財報業績:出貨量創新高
剛剛,禾賽交上了今年第三季度的財報成績,出貨量是其中最大的亮點。
今年第三季度,禾賽的激光雷達總出貨量為134208臺,同比暴漲182.9%,環比大漲55.1%。
同時也是連續兩個季度,實現近50%的環比大漲。
這一季度平均下來,每天可以賣出1459臺激光雷達。
其中,ADAS激光雷達占據出貨大頭,第三季度出貨量為129913臺,同比增長220.0%,環比增長60.8%。
在禾賽這一季度的總出貨量中,ADAS激光雷達占據96.8%。
今年前三季度,禾賽的激光雷達總共出貨量達到279835臺,較2023年同期的134380臺增長108.2%。
翻倍式增長的產品出貨量,給財務指標帶來明顯增量。
營收方面,第三季度禾賽的營業收入為5.4億元,同比大漲21.1%,環比增長17.4%,日均入賬587萬元;
今年前三季度,禾賽總營收為13.57億元,同比增長4.4%,日均入賬495萬元。
營收增長,一方面來自中國市場對于激光雷達的需求強勁,產品銷售收入增加;另一方面也來自服務收入,非經常性的工程服務收入帶來了增長。
毛利方面,第三季度毛利率達到47.7%,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7.1個百分點,比上一季度增長2.6個百分點。
禾賽解釋,毛利率同比大幅增長,主要是由于激光雷達產品的有效成本和規模優化,并且非經常性工程服務,給這一季度貢獻了更高的利潤率。
上述指標的變化,也帶來了利潤方面的變化。
該季度,禾賽凈虧損為7040萬元,收窄到去年同期的一半。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禾賽財報顯示這部分虧損,包含了股權激勵費用,也就是提前給員工支出的費用,去除掉這部分影響,第三季度的凈虧損為4400萬元,同比收窄至57%。
去年第一季度,扣除股權激勵費用,禾賽首次實現了盈利,凈利潤為160萬元。
但之后的幾個季度,禾賽再次陷入虧損,不過今年的虧損正在呈現收窄趨勢,禾賽預計:會在第四季度再次實現盈利。
研發支出方面,第三季度的研發費用為2.202億元,同比增長14.3%;前三個季度,禾賽總共的研發費用達到6.13億元,同比增長9.1%。
現金儲備方面,截至今年9月30日,禾賽的期末現金流為25.3億元。
所以整體來說,禾賽交出了一份積極的財報。
基于這種狀態,禾賽新上任的CFO——Andrew Fan,也給出了更加積極的指引:
第四季度的出貨量預計將達到20萬臺,這幾乎是禾賽2023年全年的出貨量;
第四季度的營收將突破1億美元(約7.2億元人民幣),實現2000萬美元(約1.45億元)GAAP準則下的盈利。
并且將達成全年盈利。
看起來,禾賽要迎來真正的財務質變時刻。
禾賽財績背后的業績?
不管是財務數據,還是出貨量,圍繞的核心都是產品本身。
禾賽新推出的激光雷達產品,就是公司當前重要的增長引擎。
9月16日,禾賽發布了新一代旗艦級360°遠距激光雷達——OT128。
OT128不同之處,在于顛覆了傳統機械旋轉式激光雷達的分立式器件架構,用芯片化技術打造新的收發模塊,并且和AT128共享了95%的核心零件。
整體零件上,比起上一代減少了66%,核心生產工序時間縮短95%以上,極大縮短量產時間。
上市不到3個月,OT128 已經和國內外的90多家客戶達成合作,已經進入到量產交付。
這些客戶中,有文遠知行、西井科技(主營L4級重卡)這樣造車的智駕公司,也有Embotech、EasyMile這樣的智駕解決方案供應商等等。
除了OT128,禾賽的ATX激光雷達發揮也依然穩定,據禾賽財報透露,已經被多家客戶規劃為2025年量產車型標配。
截止到今年第三季度,禾賽已經和國內外20家汽車廠商、在75 款車型上,達成量產定點合作關系。
財報透露,禾賽已經獲得了零跑汽車下一代全新車型平臺激光雷達的獨家定點合作,首款車型預計會在2025年量產;同時,他們也成為了上汽大眾的戰略供應商。
實際上,禾賽作為激光雷達第一梯隊玩家,在國內外實現雙線布局,是中國激光雷達引領世界的標志。
第三方咨詢公司YOLE Group,在7月份給出了一份2023年全球車用激光雷達報告。
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車用激光雷達市場份額 5.38 億美元,同比增長80%。
其中,禾賽的全球市占率達到37%,連續三年占據全球份額第一;速騰緊跟其后,占據市場21%的份額,二者合計市場份額超過50%。
禾賽、速騰、圖達通、華為以及覽沃等中國激光雷達供應商,合力拿下了全球84%的市場份額。
再把視野放寬,中國激光雷達引領世界,也是中國汽車市場智能化面向全球的縮影。
在智能駕駛的環境感知系統中,激光雷達像是“隱形安全氣囊”,能實現高精度測量距離,提供三維信息,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傳感器。
而當前L3/L4賽道玩家爭相競速,激光雷達也是競爭中一個非常關鍵的變量。
中國激光雷達企業的崛起,為中國汽車制造商提供了更高性能、高可靠性,并且成本更有優勢的激光雷達。
既降低了智能汽車的制造成本,也下拉了智駕汽車門檻,幫助智駕汽車、特別是中國的智駕汽車推廣得更快、范圍更廣。
并且激光雷達產業發展,同時也帶動上游芯片、光學元件、半導體協同發展,中國的汽車產業鏈隨之更加完善,也更加前沿。
實際上,激光雷達產業的欣欣向榮,背后是中國智能汽車的洶涌崛起,汽車市場和生態的繁榮,帶來了激光雷達等核心供應鏈的興盛。
在全球其他市場尚未把激光雷達作為智能駕駛標配之時,中國智能汽車市場就接近達成了“激光雷達=智能汽車安全氣囊”的共識,導致越豪華的品牌,越需要激光雷達加持。
就像智能手機時代的攝像頭數量內卷一樣。
而禾賽科技,正是如此市場和生態里的受益者,并且帶飛禾賽的汽車玩家里,理想汽車和小米汽車,也都聲勢浩大、銷量驚人。
叫好還叫座,自然就會堅定推動激光雷達方案,甚至在財報中,禾賽也劇透,激光雷達正在成為量產車型的標配。
One More Thing
在財報中,禾賽透露了一些“不愿透露姓名”車企的合作項目。
其中包括,與一家國際頂級汽車品牌的合作取得關鍵進展;獲得某日本排名前三車企的2個項目;將搭載中國頭部車企旗下,高端電動品牌的2款旗艦改款車型。
同時,禾賽還表示,和一家中國領先的頭部電動汽車制造商簽署了協議。
這家“領先的”、“頭部”電動汽車廠商是誰?禾賽沒有明說。
但按照這個定位,以及“標配”的風格,大概率還是理想或者小米。
當然了,外界猜測更多的還是理想,主要是小米汽車能不能算“領先的頭部電動汽車制造商”,似乎還有爭議。
你怎么看?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