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4日,逸飛激光披露接待調研公告,公司于2月27日接待富國基金、博時基金、摩根士丹利、新華養老保險、上海人壽保險等43家機構調研。
公告顯示,逸飛激光參與本次接待的人員共5人,為董事長、總經理吳軒,副總經理、財務總監王樹,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曹衛斌,證券事務代表高澤遠,投資者關系主管吳佳芮。調研接待地點為公司會議室。
據了解,逸飛激光在2024年預計實現營業收入8.75億元,同比增長25.49%,主要得益于公司聚焦主業,前瞻布局圓柱全極耳電池等新興賽道,加大新興產品和重點市場拓展力度,以及通過業務與資本協同,積極拓展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公司圓柱電池裝備已全面應用于直徑18-60mm的圓柱電池制造領域,46系圓柱全極耳電池裝備也已實現批量出貨,目前公司訂單充裕,其中圓柱電池裝備訂單增速較快。公司華中、華東、華南三大產業基地已分批投入使用,總部基地項目亦正在建設中,能夠滿足市場需求,公司將會根據后續市場需求預測與訂單進展情況,適時考慮進一步擴充產能。
逸飛激光對圓柱電池在eVTOL、人形機器人、數據庫BBU電池等新興領域的應用持積極態度,認為圓柱全極耳電池是少有的能夠兼具性能優勢與制造優勢的電池結構,在新興領域受到廣泛關注,有望成為新興領域發展的重要支撐。新聚力2024年業績表現良好,初步預計業績目標已達成,業績情況請關注后續披露年報。新聚力已在國內率先推出Stocker、ZipTower、OHT等半導體AMHS系統全系列核心設備,部分核心裝備已形成批量訂單。
逸飛激光將著力推動建立業務與資本協同發展的機制,持續關注激光與光電產業、泛半導體等高端裝備產業、新能源電池產業及其他新興領域內的相關機會。公司電芯裝配設備、模組PACK設備以及整廠智慧物流系統等核心設備均已應用于固態電池制造領域,并與多家頭部客戶形成銷售、合作關系,多個項目已獲得客戶驗收通過。同時,公司與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達成戰略合作,聯合開發固態電池極片加工新工藝、新裝備,拓展固態電池前端工藝的激光應用,加快固態電池關鍵工藝技術的創新突破與產業化應用。公司高度重視海外市場,與海外重點電池企業保持積極溝通,2024年在海外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設備銷售,圓柱全極耳電池量產線交付海外客戶。公司將進一步加大海外市場的拓展力度,并積極拓展海外產業合作伙伴,結合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市場需求和法規政策,通過本地化合作快速提升全球營銷和服務體系建設,踐行從設備出海到全球化的新路徑。
調研詳情如下:
公司在遵守信息披露相關規定的前提下與投資者進行交流,交流內容不涉及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具體交流內容如下:
1、在行業周期性調整的大背景下,同行業普遍收入、利潤大幅下滑,公司2024年收入逆勢增長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2024年公司預計實現營業收入8.75億元,同比增長25.49%,主要原因是公司聚焦主業,前瞻布局圓柱全極耳電池等新興賽道,進一步加大新興產品和重點市場拓展力度,圓柱全極耳電池系列裝備開始全面量產出貨,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電芯結構件等多類新型裝備陸續投放市場;同時,通過業務與資本協同,積極拓展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并購拓展智慧物流類裝備業務,并充分發揮智能裝備與智慧物流的協同效益,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推動公司在較為嚴峻的市場形勢下實現營業收入和新簽訂單的持續快速增長。(上述財務數據為初步核算數據,未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具體數據以公司后續披露的年度報告為準。)
2、隨著特斯拉、寶馬等頭部車企加速46系電池“上車”,大圓柱電池有望迎來規模化量產,請問公司訂單儲備如何,現有產能是否能滿足市場需求,未來還會繼續擴充產能嗎?
回答:公司圓柱電池裝備已全面應用于直徑18-60mm的圓柱電池制造領域,46系圓柱全極耳電池裝備也已實現批量出貨,目前公司訂單充裕,其中圓柱電池裝備訂單增速較快;公司華中、華東、華南三大產業基地已分批投入使用,總部基地項目亦正在建設中,能夠滿足市場需求,公司將會根據后續市場需求預測與訂單進展情況,適時考慮進一步擴充產能。
3、公司如何看待圓柱電池在eVTOL、人形機器人、數據庫BBU電池等新興領域的應用?
回答:eVTOL、人形機器人、數據庫BBU電源等新興領域對電池的需求各有特色,通常體現在對高能量密度、高續航、高倍率快充、極致安全性等性能的需求,而圓柱全極耳電池是少有的能夠兼具上述性能優勢與高一致性、靈活成組等制造優勢的電池結構,在新興領域受到廣泛關注,有望成為新興領域發展的重要支撐。
4、請問新聚力2024年承諾業績實現情況如何?半導體物流系統進展如何?
回答:新聚力2024年業績表現良好,初步預計業績目標已達成,業績情況請關注后續披露年報。新聚力已在國內率先推出Stocker、ZipTower、OHT等半導體AMHS系統全系列核心設備,部分核心裝備已形成批量訂單。
5、公司未來會有并購重組的計劃嗎?有關注的方向或者標的嗎?
回答:公司將著力推動建立業務與資本協同發展的機制,持續關注激光與光電產業、泛半導體等高端裝備產業、新能源電池產業及其他新興領域內的相關機會。
6、公司在固態電池領域的布局和進展如何?
回答:公司電芯裝配設備、模組PACK設備以及整廠智慧物流系統等核心設備均已應用于固態電池制造領域,并與多家頭部客戶形成銷售、合作關系,多個項目已獲得客戶驗收通過。同時,公司與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達成戰略合作,聯合開發固態電池極片加工新工藝、新裝備,拓展固態電池前端工藝的激光應用,加快固態電池關鍵工藝技術的創新突破與產業化應用。
7、請問公司在海外布局方面最新進展如何,未來如何規劃?
回答:公司高度重視海外市場,與海外重點電池企業保持積極溝通,2024年在海外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設備銷售,圓柱全極耳電池量產線交付海外客戶。公司將進一步加大海外市場的拓展力度,并積極拓展海外產業合作伙伴,結合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市場需求和法規政策,通過本地化合作快速提升全球營銷和服務體系建設,踐行從設備出海到全球化的新路徑。
8、請介紹一下公司2025年的發展規劃?
回答:2025年,公司將會進一步落實“激光+智能裝備”平臺化升級發展戰略,加大市場拓展力度,把握全球圓柱電池加速放量機遇,持續鞏固圓柱全極耳電池裝備的優勢地位,推動光伏鈣鈦礦超快激光加工設備、半導體AMHS核心設備等新產品加速投向市場;進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強化成本管理、加大應收賬款催收力度,系統保障和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同時,公司將堅持以創新為驅動,加快推動業務與資本的協同發展,全面擁抱AI、人形機器人等新興技術,實現對現有技術和產品的升級,并積極拓展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以尋求新的業績增長點。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