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銳科激光副董事長 閆大鵬
深化產學研合作 掌握AI時代的競爭優勢“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和技術進步,對激光行業的研發生產全流程將產生重要影響,助推行業競爭格局的重構。”全國人大代表、銳科激光副董事長閆大鵬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形勢下,加大人才引入和培養力度,將是企業在技術變革中實現突圍的關鍵。
激光被稱作“最準的尺”和“最快的刀”,光纖激光器則是激光制造的“心臟”。近年來,激光技術和產品不斷推陳出新,促進了光伏和鋰電池、芯片制造、智能駕駛等領域的產品升級,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也推動著光纖激光器需求持續增長。
當前,激光器產業呈現智能化與集成化的發展趨勢。借助AI、物聯網等技術,激光器將具備自動化控制、遠程監控、故障診斷與預警等功能,實現與其他設備和系統的無縫對接與協同工作。
“誰能率先實現科技成果供需對位、匹配人才結構與發展需求,誰就掌握了AI時代的競爭優勢。”閆大鵬表示,AI對激光行業的影響非常深遠。
據介紹,為順應技術發展趨勢,銳科激光正在從“激光器+”向“激光器+AI”的產品研制轉變。閆大鵬認為,在此背景下,要聚焦技術創新,持續投入資源用于AI與激光技術融合的研發,設立專項基金支持AI激光控制技術的研發項目。
“AI浪潮下的創新,不單是企業一方的工作。”閆大鵬建議,進一步完善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產學研協同機制。加強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之間的深度合作與資源共享,特別是推動高校學科與產業需求對接,鼓勵企業聯合高校等組建創新聯合體進行協同創新。
堅持人才導向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技術快速迭代的背景下,企業要保持核心競爭力,不僅要加大研發投入,也要堅持人才導向,加大技術人才的引入和培養力度。”閆大鵬說。
“優化人才結構是一個長期過程。當產業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時,不僅需要中高級專業人才、技術技能人才,也需要領軍人才、創新人才和復合型人才,從而滿足產業發展不同層次的需求。”閆大鵬表示,要進一步細化支持產學研合作的政策,加大政策的落實力度,讓政策得以落實見效。
閆大鵬介紹,銳科激光正在完善內部培訓體系,為員工提供AI、激光技術等方面的培訓機會,同時加大外部人才引進的力度,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作為華中科技大學的博士生導師,他也十分重視校企合作,堅持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參與光纖激光器從研發到生產的各個環節。
“理論要聯系實際,才能不斷提高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閆大鵬表示,人才始終是突圍的關鍵。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