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位于揚州廣陵產業園科技園的江蘇天寧光子科技有限公司,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工人們身著防塵工裝,專注地操作著精密儀器,球面鏡、棱鏡等光學元件在燈光下熠熠生輝,而激光共聚焦熒光內窺顯微鏡的核心部件正在加緊生產,這款具有“光學切片活檢”能力的革命性產品,已成為企業遠銷歐美的明星產品。
“今年以來,訂單源源不斷,生產線幾乎滿負荷運轉。”該企業負責人金小平說。倉庫區內,一箱箱包裝完好的光學儀器和醫療設備整齊排列,準備發往歐美市場。
作為一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天寧光子憑借先進技術和優質產品,在醫療等高科技領域贏得了廣泛認可。2023年企業營業收入已突破1654萬元,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金小平說,未來,企業將繼續以創新驅動發展,為全球客戶提供更優質的光學解決方案。
在海沃路3號,另一家光學企業也已“落地生根”。“設備已進廠調試,預計上半年投產運營。”光域科技光學元器件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總投資2億元,為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現代光學元器件生產基地。“我們也是華為的供貨商,華為手機鏡頭鏡片就是我們生產的。”
在廣陵,一股“追光”的火苗正在熊熊燃起。截至目前,廣陵已集聚光學企業8家,累計投資設備超6000萬元、累計開票銷售過億元。
光學企業集聚,曲江街道是背后的“推手”。
人們印象中,曲江街道地域廣、人口多,一直都是以發展傳統商貿為支撐。那么又如何成了一名“追光者”?曲江街道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周小君一語道破。他說,隨著城市更新的加快,曲江街道轄區的工業企業紛紛“退城進園”,雖不缺地塊,但工業類用地“一地難求”。于是,曲江街道吹響了“思路一變天地寬”的沖鋒號,在廣陵區率先走出了一條利用存量用地發展高科技制造業的新路徑。
“采用‘飛地招商’‘工業上樓’的模式,讓畝均效益最大化。”周小君介紹,光學產業是“朝陽產業”,效益高、潛力大、前景好,為曲江街道轉型發展提供了方向和動力。
2023年,曲江街道與江蘇省光學學會正式簽約,聯合打造“省光學學會曲江孵化基地”,盤活3萬平方米閑置低效樓宇,通過省光學學會定期將科研企業及專家“請進來”“留下來”,助力曲江從無到有形成一條光電產業鏈,用“一束光”激活新質生產力。
“我們也制定了嚴格的項目準入機制,寧愿空著,也不會讓不符合發展方向的項目落戶。”周小君說,作為光學領域的權威機構,省光學學會與曲江街道深度合作,推動更多優質的項目落地發展,將為曲江乃至廣陵注入更多的新質生產力,助力實現區域科技創新突破。
追光的人,終會光芒萬丈。隨著廣陵“光谷”的初見雛形,廣陵經濟發展也將迎來新的輝煌篇章。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