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已經接到一個2000多件鋁合金零部件產品的訂單,這幾天會再增加人手組裝調試,盡早完成這十臺3D打印機安裝,盡快投入生產。”2月25日上午,在山東紅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印科技”)生產基地一樓,工人們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設備安裝、調試,紅印科技生產負責人薛進博在現場盯著安裝進度。
工人正在加班加點對設備安裝調試
紅印科技是一家集3D打印解決方案提供、三維數據服務、快速成型技術應用、新產品開發設計為一體的科技型公司,其產品廣泛應用于工業制造、建筑、醫療器械、藝術創作、文物保護、教育和影視等領域,公司50%以上是研發和設計人員。目前已獲包含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軟件著作權在內的知識產權共計137項,是走在行業前沿的龍頭企業之一。去年6月,紅印科技航空航天金屬增材制造研發中心及成果轉化生產項目作為政府招商引資項目,落地臨淄,并入駐愛特云翔大數據產業園,項目規劃總投資2.15億元。
這樣一家業內佼佼者,為何選擇淄博?選擇臨淄區大數據產業園?
化數字為實體 助力產業建圈強鏈
“公司總部原本在吉林長春,為了進一步滿足公司運營和發展需求,我們將總部遷到淄博,打造新的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紅印科技總經理周峰介紹,公司董事長王加點早在2014年就投身3D打印研發,經過十年深耕,逐漸在3D打印行業站穩腳跟,成為增材制造與三維技術集大成者。項目之所以落戶淄博,除了看好這座城市的發展前景、良好的營商環境,最看中的是淄博本身的產業基礎。
在傳統制造業中,一些設計理念,局限于現有加工方式的制約,很多的造型、設計,無法變成實物。而3D打印,又稱增材制造,通過對三維數字模型進行分層處理,并借助數字化制造設備,將材料逐層疊加形成實體產品,是制造業有代表性的顛覆性技術,也是先進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薛進博在紅印科技三維掃描體驗區進行快速數據采集演示
淄博作為老工業城市,長期以來,石油化工、裝備制造等行業板塊是其經濟支柱與產業命脈,擁有比較突出的產業、產品、市場主體多元化優勢。而3D打印這種集數字制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于一體的技術,應用在石油化工領域,對提升生產效率、提高制造精度、降低制造成本、提升裝備質量等方面呈現出巨大潛力。
作為科技創新型企業,紅印科技依托愛特云翔大數據產業園,不僅能夠與園區內各科技企業開展合作,優化業務結構,豐富服務類型,擴大企業產值,更重要的是借助園區要素保障、產業協同等方面優勢,促進下游和終端應用產業鏈聚集,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比如在產業協同方面,去年,我們為遨博(山東)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的機器人機械臂減重,在產品設計、材料選擇上進行試驗。經過十余次生產試驗,成功將機械臂上一個原本超過970克的部件,減重至600多克,重量減了三分之一。應用這款機械臂的機器人年產值1億元,減重后成本節約十分可觀,我們的目標是最終減至340克左右,目前試驗還在進行。”周峰說。
在周峰看來,增材制造是驅動制造業創新的有力利器,可以為制造業開發新產品創立新方向,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紅印科技將公司核心成員及業務重心全部轉移至臨淄,更是一次產業布局的規模化升級。
鑄虛擬至現實 實現增材制造工業互聯網布局
數據顯示,2023年增材制造產業典型應用場景已應用于航空航天、汽車、醫藥等39個行業大類。如今,3D打印從材料創新到工業級應用,從航空航天到消費電子,各領域的技術突破與商業場景正在不斷涌現,并且在提升產品設計開發周期及加速新品迭代步伐等方面,表現得淋漓盡致。
“用3D打印生產什么,還要看具體需求和材料特性。”薛進博告訴記者,紅印科技的三維掃描、增材制造,可以幫助航空航天、汽車、工業制造、文化建筑、醫療、教育行業用戶簡化工作流程,實現產品改造、虛擬展示、數據存檔、數字診療等應用的更多創新。
鈦合金材質的3D打印產品
在紅印科技研發中心數字化展廳,薛進博對紅印科技的產品進行了介紹,該展廳分為12個區域,每個區域都展示著紅印科技在航空航天、汽車、建筑、醫療等不同領域的成果和創新。這些成果是通過三維掃描、三維渲染動畫、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三維建模、數字孿生、地理信息系統和數據處理等十個板塊的三維技術,利用不同打印材料和打印工藝,精確生產出的包括鈦合金、樹脂等多種材質的產品,具有較高的精細度。
“這個陣列式三維掃描系統,就是用150臺照相機進行微秒級別捕捉,一鍵化操作,通過瞬時獲取同一時刻同一對象的全方位照片信息。”站在紅印科技研發的陣列式三維掃描系統前,薛進博介紹,后期經過軟件計算、建模,最終得到對象的3D模型,這個系統在0.1秒內完成信息獲取,并支持一鍵自動3D建模,它的精度能夠達到0.01毫米。”
汽車零部件的3D打印產品
近幾年,隨著增材制造的不斷成熟和發展,金屬增材制造在一些領域的重要性不斷增加,通過金屬增材制造技術生產的金屬材料零部件正日益應用于航空航天、醫療器械以及汽車制造等多個領域。“目前,公司已與多個領域特別是汽車領域企業展開合作,利用三維技術可以大大縮短新車型研發周期。以制作總長度兩米的汽車保險杠為例,從掃描、打印,二次設計到裝車全程只需兩周,增材制造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設計出更輕、更堅固和更高效的零部件。”薛進博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從制造到“智”造,紅印科技已然成為助力淄博市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生力軍。“金屬增材制造必將為工業制造帶來巨大變革,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實現高效智能制造工廠,我們的航空航天金屬增材制造研發中心及成果轉化生產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產值達1億元。下一步,我們將在淄博建立基礎生產體系,全力打造中國首個增材制造智慧工廠,實現增材制造行業的工業互聯網布局。”談及紅印科技的未來發展路徑,周峰充滿期待。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