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產業資訊

    澎湃新聞關注杭州光機所 科技成果轉化“最好的時代機遇已經到來”

    激光制造網 來源:杭州光機所2025-03-08 我要評論(0 )   

    2月12日,杭州光機所獲澎湃新聞關注,所長齊紅基接受記者采訪,他表示“我們遇到了一個非常好的時代,科技成果轉化的整個外部環境較以往有了非常大的改觀,在國家引導下...

    2月12日,杭州光機所獲澎湃新聞關注,所長齊紅基接受記者采訪,他表示“我們遇到了一個非常好的時代,科技成果轉化的整個外部環境較以往有了非常大的改觀,在國家引導下,全社會都在支持科技成果轉化,這是一個百年不遇的時代機遇。杭光所作為科研成果轉化的孵化器,在理事會領導下,2025年我們將不斷提高對企業賦能的水平,構建一個優秀的成果轉化生態。”

     

    成立五年,累計孵育項目60余個、 企業50余家, 孵育企業中18家完成高質量A輪融資,實現 3-25 倍的估值增長,累計吸引外部社會資本超過25億元,孵育企業總估值超過250億元。成立于2019年的杭州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以下簡稱杭光所)作為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以下簡稱上光所)與杭州市富陽區人民政府共建的新型研發機構,目前已經成為國內知名的科技成果轉化基地。

    在到富陽之前,齊紅基在上光所學習、工作了近20年。本科畢業被保送至上光所后,齊紅基曾為國家大型激光裝置完成了薄膜元件技術攻關, 獲得了省部級獎項三項,32歲晉升為研究員;隨后在擔任上光所晶體實驗室主任期間,帶領團隊采用創新方法攻關大尺寸DKDP晶體,采用長籽晶快速生長技術,讓晶體的生長速度較傳統技術提升了5倍。正是基于這些極端條件下使用光學元器件攻關經歷,齊紅基成為首批來杭光所進行科技成果轉化的4個項目負責人之一。

    經過五年成果轉化,齊紅基負責的項目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術突破,產業化快速推進,但他今天最深的感概仍然是“創業太難了”。“之前認為科技攻關是一件超級困難的事,作為科研人員需要夜以繼日攻堅克難,十年磨一劍。但對于科技成果轉化而言,‘從1到10’需要經歷的難度并不亞于科技攻關的‘從0到1’,因為成果轉化落地涉及的因素更多,做企業需要的是十八般武藝,缺一不可。” 

    但齊紅基也由衷地覺得他們遇到了好的時代,硬科技創業涉及的眾多要素正逐步完善并快速迭代,從剛到富陽時覺得是在做一件“遙不可及”的事,到現在可以看到“清晰的路徑”,“如果我們能夠創業成功,其中80%的功勞要歸于時代氛圍。”從一名科研工作者到如今的杭光所所長及硬科技企業創始人,齊紅基現在想把他過去五年親歷的科技成果轉化經驗復制推廣給更多的科學家,將杭光所打造成為“最懂科學家”的科技成果轉化基地。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