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深度解讀

    中國激光雷達廠商的機會:國內拼智駕下沉,海外搶定點合作

    激光制造網 來源:花子健2025-03-13 我要評論(0 )   

    3月12日,中國激光雷達研發和制造商禾賽科技宣布,與一家歐洲頂級主機廠達成了獨家定點合作,為其下一代汽車平臺提供高性能超遠距激光雷達,覆蓋其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的...

    3月12日,中國激光雷達研發和制造商禾賽科技宣布,與一家歐洲頂級主機廠達成了獨家定點合作,為其下一代汽車平臺提供高性能超遠距激光雷達,覆蓋其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的多款車型。


    3月12日,中國激光雷達研發和制造商禾賽科技宣布,與一家歐洲頂級主機廠達成了獨家定點合作,為其下一代汽車平臺提供高性能超遠距激光雷達,覆蓋其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的多款車型。這是一個跨越2030年的多年長期合作項目,也是至今為止海外前裝量產激光雷達領域規模最大的訂單。

    據路透社報道,與禾賽激光達成獨家定點合作的歐洲主機廠是奔馳。奔馳計劃為全球市場開發智能駕駛汽車,并配備禾賽科技的激光雷達——與禾賽科技競爭奔馳獨家定點合作的是來自美國的激光雷達廠商Luminar。但奔馳和禾賽雙方都沒有對此給予確認。

    在2023年的CES和上海車展上,奔馳曾經展示了一輛搭載法雷奧激光雷達的奔馳EQS,但該版本車型一直沒有進一步量產。

    3月11日,禾賽科技第四季度業績會,禾賽CFO樊鵬說:“汽車制造商需要找到在性能和價格上能與禾賽產品匹敵的替代方案,但最終發現并沒有。”這句話代表了中國激光雷達制造商在性能和成本上的優勢。

     

    12萬的汽車也能標配激光雷達

    3月10日上市的零跑B10,把標配激光雷達的車型售價拉低至12萬元的區間,進一步降低了激光雷達標配的門檻。

    盡管如此,零跑董事長朱江明在接受采訪時還明確:“零跑B10的定價也足以確保零跑不會虧損。零跑汽車一年之前就在為智駕標配做準備,所以這才有了今天零跑B10實現激光雷達的標配,也是高階智駕的標配。”

    在此之前,3月6日,廣汽豐田鉑智3X把標配激光雷達的車型價格降到了14萬元區間。

    低價車型搭載激光雷達會越來越普遍。今年2月,長安汽車宣布8月會在10萬元級別車型搭載激光雷達。但在競爭激烈的中國汽車市場,智駕下放帶動激光雷達下沉的趨勢在2024年就已經出現。

    去年,中國汽車市場首次出現5款20萬元以內搭載激光雷達的新車型。此外,還有多款10-15萬元售價的車型支持了輔助智能駕駛,比如寶駿云朵、小鵬MONA M03、零跑C10和深藍S05等。

    這主要是得益于激光雷達價格的快速下降。激光雷達廠商Velodyne曾經為北美的Robotaxi 提供了95%的激光雷達。2012年,Waymo曾經公布過Robotaxi的成本情況,其中Velodyne提供的64線激光雷達售價為7.5萬美元,占了整車成本的一半。

    當時一臺激光雷達的價格相當于現在的一輛問界M9。但在零跑B10上,1臺禾賽的ATX激光雷達的成本大約只有200美元,約為Velodyne 64線激光雷達的0.3%。在過去五年時間里,中國激光雷達廠商將單顆激光雷達的裝車成本降低了至少95%,尤其是2022年以來,激光雷達的價格下降速度更快。

    以禾賽科技為例,產品平均單價從2022年第二季度的35869元/臺大幅下降到2024年第三季度的4023元/臺,降幅接近90%。速騰聚創用于ADAS的激光雷達產品,平均單價也從2023年第一季度的4000元降低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2600元,降幅為35%。

    因此,盡管出于降本的需要,小鵬汽車采用了純視覺方案替代原本激光雷達+視覺融合的感知系統,與華為緊密合作的阿維塔也在阿維塔07和未上市的阿維塔06上也把原先3臺激光雷達減少至1臺,但仍然擋不住激光雷達的出貨量的增長。

    國金證券在一份研報中稱,激光雷達在車載和機器人兩大市場發展潛力巨大。2024年,中國激光雷達出貨量超過130萬臺,同比增幅超過127%。即使刨除機器人對于出貨量增長的影響,預計在2025年,僅禾賽科技或者速騰聚創一家就可以實現這個規模的出貨量。

    因為激光雷達在遠距離高精度感知上比視覺、毫米波雷達都有優勢,因此被認為是高階智駕的標準配置之一。而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市場(不含進出口)乘用車前裝標配L2級輔助駕駛(不含NOA)交付866.72萬輛,搭載率已經升至41.04%。高階智駕(NOA)的前裝標配交付197.47萬輛,搭載率還只有8.62%。

    小鵬汽車在P7+上和即將上市的新車型上沒有使用激光雷達,但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承認,激光雷達是L3不可缺少的零部件。

     

    激光雷達的“東升西落”

    與中國新能源汽車正在擠壓傳統合資品牌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一樣,中國激光雷達制造商也對Velodyne、法雷奧、博世、Luminar和Ibeo取得全方位的領先優勢。

    2019年,Velodyne裁掉了中國辦公室的所有員工,意味著徹底放棄中國市場。2022年,已經成立24年的Ibeo宣布進入破產程序。2023 年,博世完全放棄開發自動駕駛激光雷達。

    一方面是因為日本、歐洲和美國車企已經在2024年暫緩原本激進的新能源轉型計劃,智能化更是遙遙無期,海外汽車公司中,特斯拉憑借FSD在智能駕駛上獨自領先,但他們并不青睞激光雷達;另外一方面,正如禾賽CFO樊鵬所說的那樣,外國制造商不論在成本還是在性能上,都無法和中國廠商匹敵。

    包括沃爾沃、通用和寶馬在內,都吃過因為激光雷達量產推遲,車型上市延遲甚至合作項目被迫取消的虧。

    正因為如此,禾賽和速騰聚創也在尋求出海。2023年,豐田汽車就開始和速騰聚創合作,雙方的合作成果落地在剛上市的鉑智3X高階智駕版上。截止去年第三季度,海外共有四家整車企業和速騰聚創達成了定點合作。禾賽的國內外定點合作客戶已經有22家,其中就包括福特、奔馳等海外車企。

    2022年開始,速騰聚創和禾賽先后分別在美國和歐洲設立海外辦公室。禾賽CFO樊鵬透露,禾賽的第一座海外工廠預計在2026年投產。中國的兩條生產線也在擴建,具備年產200萬臺的能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光電,激光產業,企業,創新,激光企業,智能制造,產業園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