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中國光谷”邁向萬億級產業集群——質量提升行動助推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

    激光制造網 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2025-03-20 我要評論(0 )   

    “我們共幫助21家企業解決質量問題64個,產生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4657萬元?!苯?,在接受中國質量報記者采訪時,湖北省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湖北省計量院”...

    “我們共幫助21家企業解決質量問題64個,產生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4657萬元?!苯?,在接受中國質量報記者采訪時,湖北省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湖北省計量院”)黨委委員、副院長葛久志介紹了該院助企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工作成果。

    近年來,湖北省大力建設世界級光電子產業集群,在規劃布局的“51020”現代產業集群中,明確光電子產業為5個萬億級產業之一。截至目前,該省光電子領域產值過億元的核心企業已超500家,產值超6000億元,正向萬億級產業快速邁進。其中,位于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的“中國光谷”產業集群已成為我國在光電子信息領域參與國際競爭的標志性品牌。

    為更好地服務光電子產業高質量發展,2024年,湖北省市場監管局將武漢新一代光通信器件產業鏈納入“萬千百”省級質量提升示范項目,由湖北省計量院承接提供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和支撐。

    “湖北光通信器件產業雖具有較高的行業地位和市場占有率,核心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健全,在相對成熟的產品上,質量較為穩定可靠,得到了全球消費者的廣泛認可,但在新一代高端產品、新型產品研發制造方面,還存在穩定性、可靠性不足,質量支撐能力不足,標準化、產業化、品牌化步伐較慢的問題?!备鹁弥菊f,針對湖北光通信器件產業存在的問題,該院抽調技術骨干組成質量提升小組,制定了科學的質量提升方案,并著重從4個方面推進質量提升項目的實施。

    為充分發揮“鏈主”企業的“火車頭”帶動示范作用,湖北省計量院組織專家為武漢新一代光通信器件產業鏈問診把脈,量身定制了“一鏈一策”的質量提升方案,明確“鏈主”企業——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烽火通信”)在產業鏈中的地位及功能。在光連接器、核心網交換機等產品領域,推動上下游企業加強協作,共同攻克技術難題,提升產品質量一致性,形成了“鏈主”企業引導、供應商主體、檢驗檢測機構參與的工作格局。該院還協助烽火通信構建數字化轉型平臺,精準捕捉市場需求變化,實現生產流程的智能化改造。通過實施質量提升項目,烽火科技人均效率相比2021年實現了翻番,運營周期和交付周期分別縮短了20%和30%,顯著提升了企業綜合競爭力。

    在質量管理方面,湖北省計量院進一步改進六西格瑪、精益生產等先進質量管理方法,結合光通信器件產業的特殊性,對烽火通信的質量管理體系進行全面升級。通過建立一套完善的產品質量監督和評價體系,定期開展質量抽查和評估,推動烽火通信產品質量持續改進。針對ICT(信息通信技術)產品在大批量、多品種、小批量等不同生產模式下的質量管理策劃難覆蓋、控制難細化、改善難推廣等問題,質量提升小組推動實施以需求為導向的全過程風險管理,以檢測結果反推質量風險,實施風險分類管理,有效降低不良品率,大幅提升質量水平。2024年6月,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推進的制造業卓越質量評比試點中,烽火通信獲得了全國最高且唯一的預防級評價。

    為進一步提升光通信器件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湖北省計量院著力打造武漢新一代光通信器件科技領域“一站式”質量技術服務平臺,積極拓展國際認證品類,協助“鏈主”企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自主品牌。根據烽火通信檢測需求,該院先后派遣6名技術人員輪換進駐烽火通信電磁兼容實驗室承擔試驗任務,總計服務近千小時,有效提升了企業檢測能力和技術水平。同時,聯合TüV、SGS、UL等國際國內知名第三方機構,舉辦多場檢測認證技術研討交流會,吸引光谷地區光電信息、芯片制造、激光應用等領域近千名技術人員參與,有力推動湖北電磁兼容和無線射頻檢測技術的創新發展。

    此外,湖北省計量院還利用豐富的檢驗檢測大數據資源,協助烽火通信建設供應協同的智能平臺,實現了合作企業信息互通,全聯網生產設備實時監測生產,甚至可對生產環節進行模擬仿真。通過在鏈上共享相關技術方案,平臺覆蓋了生產流程優化、產量預測、故障檢測與診斷、客戶需求分析等多個方面,為企業數字化生產和管理提供了全方位支持。在2024年底湖北省市場監管局組織的專家評審活動中,武漢新一代光通信器件產業鏈項目被評為優秀質量提升項目。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光電,激光產業,企業,創新,激光企業,智能制造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