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晚,中國激光雜志社重磅發布2024中國光學十大進展。經過評審委員會多輪遴選,“原子尺度奇點介電納米激光”等10項前沿進展入選2024中國光學十大進展(基礎研究類);“Pb級超分辨三維納米光子存儲器技術”等10項進展入選2024中國光學十大進展(應用研究類)。上海市激光學會多家理事單位項目入選:
上海理工大學顧敏、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阮昊和張江實驗室、上海理工大學文靜研發出全球首個Pb級超大存儲容量三維納米光子存儲技術。該團隊首次提出并基于雙光束調控聚集誘導發光的原理,在信息寫入和讀出均突破了光學衍射極限的限制,驗證了單盤等效容量為1.6 Pb的納米光子存儲技術。該技術可提供節能、低成本、超大容量數據存儲解決方案,對我國在信息存儲領域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具有重大意義。
上海交通大學葉堅團隊基于單分子計數,發明了數字膠體增強拉曼光譜技術,成功實現了超低濃度目標分子的具有可重復性的定量檢測,無需使用任何目標分子的特定標記,且所使用的膠體納米顆粒易大規模制備且成本低廉,檢測方法相對簡單。該技術為表面增強拉曼光譜的普遍應用奠定了重要基礎,并有望進一步推動在生命科學、臨床醫學、環境保護、食品檢測、**與公共安全以及基礎研究等領域高靈敏檢測技術的變革。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冷雨欣、龐盟、黃志遠團隊揭示了孤子分裂驅動的超寬譜紫外色散波輻射新機制,實現了200-400 nm寬帶相干紫外飛秒激光輸出,在時域上支持傅里葉變換極限脈寬約1 fs的近單周期紫外脈沖產生,其中心波長和光譜寬度可大范圍調諧。該研究為高相干寬帶紫外激光產生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在精密激光制造、超快光譜學與電子學等方向展現出重大應用潛力。
上海交通大學陳玉萍、陳險峰團隊在片上寬帶頻率轉換研究中實現了突破。基于薄膜鈮酸鋰集成波導結構設計,利用不完美的自發準相位匹配,配合雙折射誘導模式雜化以滿足準群速度匹配條件,成功實現了通訊波段非線性頻率轉換數十倍的帶寬提升,為超短光脈沖與量子態之間的芯片級非線性頻率轉換鋪平了道路。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