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華儲光電公司產品制造車間,智能制造生產線高速運轉。一片片光伏組件經過焊接、排版、質檢等十幾道工序后順利下線,一箱箱打包好的光伏組件在廠區內整齊排列,等待最后的裝運。
自3月以來,華儲光電公司緊抓光伏行業“430”與“531”的政策“窗口期”,按下生產“快進鍵”,實現滿產滿銷。3月,共計生產光伏組件167兆瓦、銷售268.74兆瓦,創歷史新高。
所謂“430”與“531”,是國家發布的2025年中國分布式光伏行業新政策,即4月30日之前并網的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可以全額上網,并享受較高的補貼電價;而此后并網的項目,將全面執行市場化規則。到5月31日后,所有新增分布式光伏項目的收益率完全取決于市場電價與成本控制能力,標志著全面進入“無補貼時代”。
“我們抓住有利時機,積極開拓市場,提升產品銷量。在鞏固現有銷售區域,保證長期合作用戶組件供應的基礎上,開拓了河南、浙江、江西、安徽、廣西等區域市場,簽約280余兆瓦訂單。”華陽集團產業技術研究總院新能源銷售市場營銷部主管楊斌介紹。
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華儲光電公司推進產銷深度融合,密切關注行業發展現狀與市場需求。2024年,公司完成光伏組件P型轉N型,N型產線電池片尺寸由182毫米×182毫米提升為182毫米×183.75毫米,今年再次將電池片尺寸從182毫米×183.75毫米提升至182毫米×210毫米,一片光伏組件功率提升30瓦。
“改造后,4條產線已穩定運行。我們每天都會對串焊機、排版機、疊焊機等設備進行巡檢,嚴抓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強化生產組織,保證產能穩步提升。”公司產品制造車間生產主管呂文魁表示。
此外,華儲光電公司推進“人機料法環測”全面質量管理,及時總結分析生產過程中出現的產品不良現象,通過調整工藝參數等措施提升產品質量,目前良品率為99.23%。特別是2吉瓦產線EL+外觀自動AI檢測設備的投用,讓產品質量提升“如虎添翼”。
“前期,我們向AI檢測設備錄入光伏組件檢驗標準,導入不良組件圖片,并且每天堅持優化、更新圖庫。經過半年多的自主學習,AI檢測設備已能準確進行質量檢測,人工復判率由50%降低為25%。我們將人工質檢變為‘AI+人工’質檢,精準度大幅提升,產線生產效率提高。”公司質量檢測車間質量主管石姣姣說。
下一步,他們將堅持生產銷售兩手抓,一方面推進產線技術改造、工藝提升,攻克技術難題,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摸底跟進“五大四小”發電集團,掌握光伏產業市場情況,儲備有效訂單,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奠定基礎。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