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概念股再添新勢力,銳科激光今天在創業板上市。銳科激光是國內光纖激光器的領頭企業,公司擁有國內一流的光纖激光器研發團隊,核心管理層中三人是國家“千人計劃”專家。
公司的創新和產業發展,正逐步在實現我們的夢想:科技強國、產業報國。
----伍曉峰
激光概念股再添新勢力,銳科激光今天在創業板上市。銳科激光是國內光纖激光器的領頭企業,公司擁有國內一流的光纖激光器研發團隊,核心管理層中三人是國家“千人計劃”專家。這家企業近年業績增長可謂“三級跳”,2015年營收不過3億出頭,2017年就已接近10億元,凈利潤增幅更是大為超過營收增幅。銳科激光高速增值的內因和外因是什么?公司IPO上市將給企業發展哪些推動力?一家國有混合所有制企業,大股東又要如何助力發展?
(配音): 銳科激光成立于2007年,最初由“千人計劃專家”閆大鵬博士回國與華工科技合資創辦。此前,在光纖激光器領域,全球市場幾乎被美國IPG和英國SPI兩家公司壟斷。銳科激光成為國內第一家專門從事光纖激光器及核心器件研發并實現規模化生產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是全球有影響力的具有從材料、器件到整機垂直集成能力的光纖激光器研發、生產和服務供應商。2011年,中國航天三江集團以相對控股的形式進入銳科激光,銳科激光的整體實力及戰略地位大幅提升,銳科激光成為央企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
記者:為什么航天三江,央企背景的國有企業會投資銳科?
伍曉峰:實際上最早用激光進行工業加工制造的就是航天航空。三江航天,我們的實際控制人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就是(想)把激光在未來的工業裝備制造領域,從我們應用需求和我們的一些央企,或者市場的需求牽引,把它快速的產業化。
記者:2011年三江進入,那個時候進入咱們銳科的時候,企業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況?
伍曉峰:當時我們進入的時候,應該企業是看到曙光的一個狀態,第一個,因為當時有幾款型號,已經成功研制了,也有一些市場銷售了,應該說是從技術層面來說,取得了一些比較大的突破,而我們當時進入了時候,也正是看中了,也就是閆大鵬博士的技術已經得到了驗證,所以我們進入的時候是相當于把成果能夠,把它快速的產業化。我們入駐以后,航天的平臺進去以后,我們把我們的一些激光器的需求,我們會提出來,這樣會帶動它的技術突破,牽引這些技術團隊的科技方向。第二個,由于我有了國資這個平臺,或者說航天科工這個平臺,給他吸引人才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平臺。
(配音)銳科激光的技術優勢極為明顯,擁有一支人才突出、經驗豐富的研發團隊,核心管理層中,創始人也是副董事長兼總工程師的閆大鵬、董事兼副總經理李成、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盧昆忠,都是國家千人計劃專家。2015-2017年是激光行業快速發展的三年,也是銳科激光的激光器實現國產化進口替代的三年,也是公司業績爆發性增長的三年,凈利潤增速更是超過收入的增速3倍。銳科激光自設立以來一直致力于光纖激光器系列產品的研發和生產,產品主要包括脈沖光纖激光器、連續光纖激光器,其中后者有更高的技術門檻,目前連續光纖激光器的營收已經在全公司營收占比超過七成。
(左:李成,中:閆大鵬 右:盧昆忠,都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
記者:看財務數據,這三年銳科實現了三級跳,這樣一個高速增長,外因和內因分別是什么?
伍曉峰:很多人一看,三年三步跳這種感覺,但是確確實實,第一個,這是和宏觀環境有關系,因為首先激光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按照美國一個權威雜志評論的,美國的GDP大概50%左右可能和激光有關系,當然他說所說的含了光電子這些。工業消費在升級,就由原來傳統的各種切割器切割,傳統的這種切割,傳統的焊接、電弧焊這些,以及傳統的刻,用激光在快速地替代它,也就是咱們所說的光加工的時代到來了,光加工時代到來了,帶動了我們整個激光行業的快速增長。而我們,因為激光產業的核心是光源,不管是哪個激光裝備制造廠,都要買我的光源,也就是說整個行業在增長。我們為什么這三年三級跳,也就是相當于銳科產業園建設投產有直接關系,我們整個的產能得到釋放。2014年基本上具備了條件,2015年、2016年、2017年,整個產能釋放,以前拿到大單子,我干不出來,就很小的兩棟小樓在華工科技的產業園里面,相當于企業孵化器里面,我們整個投資建設完以后,我們整個的工作場地,包括人員增加,近三年人員增加也是比較快的,所以它的產能得到釋放。
記者:我看年報,連續光纖激光器占比是七成多,是哪個年點,連續光纖激光器是超越了脈沖?
伍曉峰:連續和脈沖,實際上這兩個市場都還比較大。為什么銳科這三年更專注于去做高功率的連續激光器呢?因為脈沖的技術門檻,應該說比連續高功率要低一些,并且可能更多的一些國內廠商,他也會去做,所以脈沖的慢慢我們也只做高端的,高功率脈沖激光器,低功率的我們就會做得比較少了。我們專注兩個,第一個是高功率的脈沖,第二個,更多的專注力去做連續的高功率,因為連續的高功率技術門檻更高,而且基本上在銳科推出來之前,也全是進口的在壟斷的。
記者:目前為止,在進口跟國產的比例,這個行業大概是一個什么狀況的?
伍曉峰:高功率,中高功率以上的,就是附加值更高的高端產品上,進口的仍然是比我們國產的高。所以說銳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銳科激光公司外景圖)
(配音)銳科激光首次公開發行A 股并在創業板上市,擬公開發行新股不超過 3,200 萬股人民幣普通股,本次發行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將投資于大功率光纖激光器開發及產業化項目、中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產業化及研發與應用工程中心項目,總投資金額為111,915.43 萬元。
(2018年6月25日,深交所上市現場)
記者:這是一個在高速增長的行業。具體到你們,具體到公司募投項目的投產,它會在發展的節點上有一個什么樣直接的拉動作用?
伍曉峰:第一,我要建成一個國內最先進的,我們要把地方兩個字去掉,叫國家工程中心,能夠為我們未來的發展提供一個更好的研發、創新的平臺,也能夠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來公司進行技術創新。第二個,我們要建兩個,一個脈沖的,一個高功率半導體的,我們想建一個測試工藝試驗的平臺,就是各種先進的激光應用,能夠在我這個平臺上先進行試。
記者:意思是你可以為客戶創造一些新領域的需求?
伍曉峰:對,你有需求,我激光器怎么滿足你,能實現你;第二,我有些新的技術,我怎么樣能夠變化成應用,我有一個相當于科技成果轉化成應用的,我要做兩個平臺。第三個,我們在現有的基礎上要建三條柔性的先進激光的生產制造線。
我們上市以后,通過募投項目的投入,我們的研發能力,我們的產能都會大幅提升,我們也會,現在銳科激光器在海外也有很多銷售,但是我們會,第一,我們要提高國內的占有率,第二,我們會加大國際市場的開拓,也是讓銳科成為一個國際品牌。
記者:站在這個時點,你覺得跟國際同行之間的差距,是在一個縮小的過程,還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態?
伍曉峰:IPG將近有五千多人員工,在全球,我們現在接近一千人,跟他比都還是是有相當的差距。但是目前來看,產品的品質,包括返修率,包括我們的指標,我們跟他基本上越來越接近的。我們在中國市場是最大的,我們有市場優勢;第二個,在技術層面上,我們認為,包括人才各方面,和他應該是同步的,
跟國際上比,我們肯定是在縮小的趨勢。
記者:你們現在是國內領頭羊的角色,與國內同行相比,又是什么趨勢?
伍曉峰:跟國內比,我希望是拉大的趨勢,國內的,我們一定是希望我們作為領頭羊,我要拉的距離越來越大。
記者:你們最為看重的潛力應用領域?
伍曉峰:最大的增長潛力:第一就是功率提升以后,對厚板的切割焊接;第二就是增材制造領域的新型的激光器,因為增材制造實際上咱們叫3D打印,實際上核心就是激光器。我們更看重的就是未來的增材制造,一定會帶動激光器的快速發展,這是在連續的。脈沖的,我們看重的就是高功率脈沖激光器在電子領域的應用,就是精密的焊接,以及精密的切割、打標,以及未來的激光清洗。脈沖和連續,我們都會有一些重點的領域和方向去做突破。
記者:作為一家國有混合所有制企業,很多投資者關注機制問題。大股東對這個問題怎么看?
伍曉峰:三江集團來說,我一定要把它做成一個產業,我肯定是要長期的去發展、去投入的。各個股東方,大家的意見是一致的,目標是統一的,行動也是一致的,這個我覺得是最關鍵的一點。在這幾年,大家都很奇怪,說你這個混合所有制做得很好,很多領導到我們那兒去一看,這個挺好的,你這個機制很好,第一就是要能夠達成一個共同的目標和愿景。第二,還是大家都要能夠養成一個習慣,我們按程序去操作,公司規范的去管理。
(2018年6月25日,深交所上市現場)
記者:您是銳科的董事長,又是大股東的代表,這幾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伍曉峰:(我),兩屆董事長,從2011年到現在。在這個公司,大家還是非常的融洽和很快樂,這是一個朝陽產業,它在不斷的取得技術進步;第二個,在這個公司里面看到的就是一個人才聚集的過程,聚的人才越來越多。逐步在實現我們的一個夢想,我們就想要科技強國、產業報國,這個夢想的實現。
作者:周丫菜
聲明:本文已得到全景網和原創作者授權轉載。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