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徐州華恒焊接機器人系統有限公司設計的鏟斗生產線上看到,軌道上一輛坦克模樣的小車將一個碩大的鏟斗,輕松搬運到了焊接臺上;焊接臺也似有舉鼎之力,把鏟斗來回翻轉,一旁的焊接臂則曲展自如地進行焊接。上料、裝卡、焊接、下料和輸送至加工中心,一整套5個焊接工序一氣呵成,全部是通過電腦程序自動完成的。“相對于傳統作業方式,生產效率提高了5倍以上。”這家公司負責人介紹說。
華恒公司是徐州開發區機器人產業中的一員。近幾年來,徐州開發區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的“兩化融合”,著力培育發展機器人產業,目前全區已集聚了中歐機械、海倫哲專用車輛等20多家機器人產業企業,實現年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據了解,目前全區主要形成了3大類機器人企業:第一大類如華恒焊接,為工程機械主產業提供裝備制造升級的手段;第二大類包括徐工集團,即用信息化改造國內傳統的工程機械產業;第三大類是瑞祺醫學生產的服務型機器人產業。
為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該區決定每年設立500萬元的政府引導資金,并制訂了包括所得稅優惠、產學研合作以及示范工程等8個方面的產業扶持政策。如今,區內機器人企業爭相與清華大學、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哈工大等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
根據規劃,徐州開發區將在做強做大現有工業機器人企業的基礎上,通過引進和研發關鍵技術,在助老助殘等服務機器人領域尋求新突破,力爭通過3至5年發展,全區機器人產業規模達50億元,10年內增至200億元至300億元。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