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三利譜寬幅(1490mm)TFT型偏光片生產線投產典禮在深圳光明三利譜科技園舉行,來自國家發改委、深圳市政府、光明新區、福建省莆田市相關部門的領導和京東方、天馬微電子及日本的上游材料供應商等300余人參加了此次典禮。深圳市三利譜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建軍致歡迎詞,福建省莆田市、光明新區、京東方、日本材料商代表在典禮上講話。
兩年來,三利譜光電科技通過公司通過自主創新,不斷打破各種技術壁壘,成功建成國內首條寬幅(1490mm)TFT型偏光片生產線。新的TFT偏光片項目主體設備全部自行設計,然后委外加工,擁有完全自主的技術及知識產權,相比全部采購進口設備,投資成本節省50%以上,為項目投產后與國外同行競爭打下堅實的基礎。該生產線于2011年8月正開始試生產,該生產線的正式投產打破了國內中、大尺寸TFT偏光片完全依賴進口的歷史。該生產線投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偏光片600萬平方米。
作為TFT-LCD重要材料之一的偏光片,在LCD成本中占8%-13%,其生產中匯集了高分子材料、微電子、光電子、薄膜、高純化學及計算機控制等多種技術,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和進入門檻,長期以來其技術及市場幾乎完全被日本住友化學、日本日東電工、韓國LG化學等少數企業掌控。從全球角度來看,預計2012年中國本土TFT面板生產將占到全球規模的20%,而相應國產偏光片市場份額2011全年僅為1%左右。如何破解偏光片配套國產化難題,踏上平板顯示產業振興之路,是行業各界人士深深思考的問題。
自2007年成立以來,深圳市三利譜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偏光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通過自主創新,不斷打破各種技術壁壘,先后攻克CSTN偏光片、OLED偏光片、TFT偏光片等產品的多種技術難題,目前已有2項發明專利及15項實用新型專利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三利譜一直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先后建成國內第一條寬幅(1330mm)偏光片中后工序生產線及一條窄幅(650mm)偏光片全制程生產線,三利譜3號線是國內首條寬幅(1490mm)TFT型偏光片生產線,全線于2011年8月正開始試生產,該生產線的正式投產打破了國內中、大尺寸TFT偏光片完全依賴進口的歷史。公司計劃未來5-6年內,在3號生產線的基礎上,再建成3條TFT寬幅偏光片生產線,預計年總產量超過3000萬平方米。
坐落在深圳市光明新區的三利譜科技園,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一期工程用于建設國內首條寬幅(1490mm)TFT型偏光片生產線。目前三利譜擁有的1、2號生產線主要生產彩色STN(CSTN)、黑白STN(FSTN)以及中小尺寸TFT偏光片,產品主要用于彩屏和黑白手機、儀器儀表等。3號線投產后主要生產大尺寸TFT偏光片,產品主要應用于平板電腦、電腦顯示屏、液晶平板電視。
三利譜偏光片產品根據應用分類:透射片、反射片、半透過系列、黑白STN系列、彩色STN系列、TFT系列、3D偏光片系列、OLED系列、染料系列共九大系列產品。
二期工程預計新建三座廠房,分別用于建設4、5、6號生產線,產線全部建成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偏光片3000萬平方米。
平板顯示產業被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重要組成部分,這種“國家意志”顯示出中國政府支持自主平板顯示產業發展的決心和信心。“缺屏之痛”時時觸動著我國信息產業的神經,但就在今年,中國平板顯示產業的發展開始出現轉機。6月,京東方8.5代線啟動投產,將年產1300萬片顯示屏。8月,深圳華星8.5代線投產,年產電視模組約1400萬塊。這兩條高世代線的相繼投產,加上已經投產的G6和G5,從根本上扭轉了液晶面板尤其是大屏依賴進口的被動局面。但這種扭轉也僅僅實現在面板供給這一環節,而整個上游產業的配套仍與發達國家和地區差距明顯,有數據表明,在對于成本至關重要的產業配套率上,日本已達176%,韓國為82%,中國大陸僅11%。國內首條寬幅TFT偏光片生產線的建成投產,將加速三利譜TFT偏光片技術開發:隨著TFT-LCD輕薄化、大型化趨勢,UTP(Ultra Thin Polarizer)類型TFT偏光片國產化指日可待;同時根據不同技術TFT產品的區別及應用,三利譜將加快開發更卓越性能的IPS專用產品,進一步提升MVA產品性能,從核心技術層面完全替代進口,同時依靠成本及服務優勢擴大市場份額,實現國產化及產業配套化。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