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數控機床

    中國大陸與中國臺灣機床產業競爭力分析

    星之球激光 來源:佳工機電網2011-12-16 我要評論(0 )   

    中國臺灣的機床產業為出口導向型,其中約占其產值80%的產品均出口。2008年,臺灣機床業產值達到47億美元,為世界機床第五大生產地區和第四大出口地區,出口額僅次于德、...

    中國臺灣的機床產業為出口導向型,其中約占其產值80%的產品均出口。2008年,臺灣機床業產值達到47億美元,為世界機床第五大生產地區和第四大出口地區,出口額僅次于德、意、日等機床制造強國。2010年,中國臺灣機床出口額為29.95億美元,同比增長79%。2011年1~8月,臺灣機床出口額已達到26.27億美元,同比增長42.7%。

    與臺灣機床工具業相比,大陸機床在功能部件和中檔、中小型規格數控機床等產品方面競爭力還處于相對劣勢。尤其是在2011年1月《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實施以后,中國臺灣向大陸出口的部分機床產品將享受減、免進口關稅的待遇。根據早收計劃,有37種機床工具產品被列入其中,包括金屬加工機床、成型機床、和機床工夾具及零附件三大類產品。ECFA的實施有利于臺灣企業和產品競爭力的提高,并將進一步擴大對大陸的機床出口規模,從而擠壓大陸機床工具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另外,由于臺灣數控機床功能部件產業起步較早,已經形成成熟的產業化生產規模,制造成本較低,其產品技術水平比德國、日本、意大利等工業發達國家略差,而高于大陸企業產品水平。其主要市場目標是為大陸中檔數控機床配套,并已占據50%左右的市場份額。2010年,中國臺灣機床零部件出口總額為7.8億美元,同比增長88.7%。其中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最多,金額為3.6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57.4%,同比增長138%。相比之下,中國大陸數控機床功能部件產業起步較晚,一直是數控機床發展的瓶頸。其中,滾動功能部件雖已形成一定產業化規模,但競爭力仍低于臺灣企業產品。而數控刀架、數控轉臺、刀庫機械手,電主軸、擺角銑頭等雖然也有發展,但仍屬起步階段。因此,減免進口關稅可能對大陸數控機床功能部件企業造成最直接、最嚴重的影響和沖擊。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