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激光晶體

    閔乃本院士:晶體世界的拓荒者

    星之球激光 來源:光明日報2012-01-05 我要評論(0 )   

    真正的科學家要耐得住寂寞,10年、20年靜下心來,不能急,不能以功利為目的,成功便是水到渠成的事。老人的開場白讓記者大受觸動。在閔乃本看來,做研究是一輩子的事。...

      “真正的科學家要耐得住寂寞,10年、20年靜下心來,不能急,不能以功利為目的,成功便是水到渠成的事。”老人的開場白讓記者大受觸動。在閔乃本看來,做研究是一輩子的事。從1986年開始,閔乃本的課題組經過近20年的漫長征程,建立了準周期超晶格的多重準位相匹配理論并研造出與之相配的介電體超晶格,為激光裝置的小型化、集成化提供了可能;課題組研究的“介電體超晶格材料的設計、制備、性能和應用”項目榮獲了2006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但閔乃本的成就不止于此,他成功研制了全固態超晶格紅、綠、藍三基色和白光激光器,使中國彩色激光顯示達到世界最先進水平;設計了我國第一臺電子轟擊儀……談及成就,老人只是淡淡一笑。

      一支筆、一本筆記、數份學報,病房里的他依然不忘科研。老人指著學報上的一篇文章,眼神中充滿光彩:“科研信息化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和開放共享將對未來中國科研的發展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說到這里,老人不勝感慨,“科研設施建設是進行物理研究的重中之重。”

      經閔乃本主持的南京大學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現有實驗室用房近20000平方米;擁有場發射透射電子顯微鏡、固體核磁共振波譜儀等大型儀器50余套,儀器固定資產超過1億元。國際著名刊物《Nature》還將其譽為“已經接近世界級水平”的研究機構之一。過硬的科研設施帶來了精彩的科研成果:實驗室逐步建立了介電體超晶格的理論體系,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的學術影響,尤其是準周期光學超晶格中耦合參量過程的發現等一批創新性成果在《Science》等國際學術期刊上的發表,在國內外都引起了強烈反響。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