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春剛剛成為南海“藍海人才計劃”10個簽約團隊之一。6個月前,他注冊成立廣東高聚激光公司,開始運作把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模塊和系統的產業化項目帶到佛山高新區獅山核心園區。
過去,大功率激光器多數使用在國家安全和軍工領域,今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工業轉型升級投資指南》,將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列為裝備改善重點產品。“大功率激光器對廣東、佛山機械行業的加工能力、水平將帶來全面的提升。”佛山市技術創新協會秘書長黃志海認為。而趙青春估計,到2015年,僅在工業加工領域,大功率激光器在中國將擁有250億到300億元的市場。
然而,對于全部由海歸人才組成的趙青春團隊來說,如何解決初創型企業面臨的資金問題可能更為迫切。廣東西屋康達空調有限公司向趙青春團隊注資了1000萬元,南海國資也有興趣投資,但趙青春坦承,錢還不夠,“整個產業化項目在兩年內都需要大量投入。”
未來3年全球市場近千億元
按照趙青春的說法,從現代生活到現代工業,激光應用幾乎隨處可見,比如光纖傳輸、BlueRay藍光播放器,還有激光切割、焊接等。大眾汽車許多都以激光焊接為賣點,在未來甚至可能出現激光發電、激光影院等。
“激光器有很多種,但半導體激光器在大功率方面的開發潛力更高,也是目前國際市場上最主流的激光器。”趙青春說。
據了解,半導體激光器是以半導體材料為工作物質,以電流注入作為激勵方式的一種小型化激光器。“半導體激光是目前電光效率最高的激光源,是光纖激光的2倍、固體激光和二氧化碳激光的5—10倍,正在不斷引入工業應用。”
這是一個非常精尖、專業的領域,所以趙青春團隊每次向政府部門以及投資人推介時,并不過多糾纏于技術問題,而是重點強調大功率激光器對廣東、佛山機械行業加工能力、水平將帶來全面提升。
“只要是金屬加工,幾乎所有領域都可以使用,包括鋼鐵、汽車、輪船、航天,哪怕是一些小型產品的行業也可以用。”趙青春說,半導體激光產業成熟后,一些小型工廠只要買兩臺機房就可以開廠,因為激光器的效率非常高。
在國家安全和軍工領域,大功率激光器的應用已經很常見,這是因為軍工項目可以承受高昂的費用。趙青春2005年就開始在美國做相關工作,一個項目的研究經費經常高達幾百萬美元。但是,要進入常規工業加工領域,成本必須降下來。“既要追求高功率,又要追求高效率、高亮度、成本低,才容易進入到其他領域。”
據統計,目前工業加工是激光應用最大的市場,2011年,全球激光應用產值大約500億元,其中約1/4在中國消化。趙青春說,這個增長速度很快,到2015年中國市場規模就能達到250億至300億元,全球可以接近千億元。“半導體激光可以取代其他激光來搶占這個市場。”
整合產業鏈或為最佳商業模式
佛山并非趙青春回國后的第一站。廣東高聚激光公司成立之前,趙青春團隊在蘇州組建了蘇州華必大激光有限公司,并且在中科院蘇州納米所里擁有一個激光研究實驗室。但機械裝備的重頭市場在廣東,趙青春希望離市場更近一點,同時尋找其他投資者。
如何布局這個產業,這支團隊已經有比較清晰的商業模式思路。他們堅信,半導體激光器項目要做就做產業鏈,否則很難盈利。
“這個產業的最上游就是半導體激光芯片,這一塊的高功率產品百分之百依靠進口,國外價格一提,利潤都會犧牲掉。而且給你的不一定是最好的產品,但價格一定是最貴的。國內技術發展受到這方面的牽制,所以我們一直都非常堅定要做產業鏈。”趙青春說,國外最知名的5大激光器公司實際上都在做產業鏈,但上游的東西不一定賣,只賣系統。
據了解,激光器產業鏈基本是這樣布局:上游做芯片,中游做封裝、光束整形技術、核心元器件等,下游就是系統集成。
趙青春團隊的思路是,佛山公司做系統集成,蘇州公司做中游。“核心部件、關鍵技術我們能夠在蘇州做,有些技術可以不生產,通過出讓技術形成新的合伙公司,把整個產業鏈做起來。”
他透露,目前蘇州公司有一條生產線,并且一部分設備已經到位,但他們準備春節前把生產線搬到佛山,把相關業務和一些開發研究變成完整的生產線、產品。“轉移到佛山來,走的步伐會更快點。”
趙青春甚至把并購整合也考慮在內。“爭取并購一些國外公司是有可能的。”他透露,團隊中尚未歸國的人員正在美國籌備建立研發室,為將來并購做準備。“激光行業很敏感,許多項目都用于軍工,中國公司去并購很難,需要間接的方式。”
芯片項目也正在籌劃,芯片團隊有5人正在運作。但趙青春坦承,芯片項目投資需要1.5億元,籌集資金是一個巨大挑戰,需要與政府合作。他透露,已經跟佛山市的領導探討過該項目。
高技術海歸團隊受制于資金
在核心技術被國外企業壟斷的背景下,趙青春敢提整合產業鏈,是因為他對自己的團隊很自信。他介紹,團隊技術成員由10多位從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家歸國的博士組成,他們平均在海外學習、工作了15年以上,回國前多就職于INTENSE公司、IPG公司等國際知名公司,并擔任技術主管等職務。“我們的老東家未來可能是我們的合作伙伴,也可能是我們的競爭對手。”
這種由高級技術人才組成的團隊在創新能力上毋庸置疑,并且也懂得企業管理經營。但團隊也有弱點,資金嚴重依賴外部投資。趙青春坦承,團隊自身的投入比較有限,資金需要多種途徑,比如政府或者有遠見的企業家、天使基金。
據了解,該公司獲得了西屋康達1000萬元的注資,南海公投也有意入股,蘇州華必大也獲得了政府投入。但趙青春說,佛山項目并不能一開始就產生效益,因為這是一個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的產業化項目,大概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夠將成熟產品推向市場。而這兩年內,團隊人員的持續補充還是研發費用都需要持續投入。
他解釋,半導體激光器項目本身可以說有風險,因為高技術非常密集,但也可以說沒風險,因為他們團隊的每一項技術都可以拿去賣錢。“這個項目需要時間和耐心,回報卻很巨大。”他認為,最理想的模式是前期獲得政府投入,一旦有效果,風投就愿意跟著進來。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