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電信啟動了針對寬帶用戶的第三次提速,用戶的最高帶寬被提升至30M;而記者從北京聯通內部獲悉,作為北京最主要的運營商,北京聯通很快也將啟動全城寬帶再提速計劃。
3.03Mb/s, 這是本月初互聯網內容傳送服務提供商藍汛發布的《第一季度全國互聯網感知數據報告》中北京的平均感知網速。單看這樣一個數字很難加以評價,但對比之下就可 以發現,北京的平均網速不僅與國內平均網速最高的上海(4.32Mb/s)有著非常明顯的差距,就算是與全國的平均水平2.94Mb/s相比,也只是稍微 超出,在國內的所有省份中,北京的平均網速排在上海、福建、浙江、山東、江蘇、江西、安徽之后,位居全國第八位。
記者從工信部獲得數據顯 示,2012年初,北京寬帶用戶中4M以上用戶所占比例僅略高于11%,在國內所有省份中,只領先青海,排在倒數第二的位置。作為全國的經濟、文化中心, 這無疑是一個讓北京的寬帶運營商們感到難堪的數字。雖然如今的北京寬帶市場上有聯通、電信、長城、寬帶通、鐵通等等多家運營商,但受原有市場格局影響,北 京聯通與北京電信占有較大份額。
對于寬帶運營商來說,要實現光纖入戶,一是在新建小區接入,二是對現有小區進行改造。實際上,寬帶運營商面臨的主要困難之一來自光纖改造中物業的阻力。
運 營商進入小區施工,物業方收取“進場費”、“配合費”是一種常態化的行為,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明規則”,這也是運營商在光纖入戶的“最后一公里”遇到的最 大難題。在北京,聯通、電信、鐵通、寬帶通、長城、方正……大大小小的寬帶運營商為數不少,每一家運營商都希望自己能夠掌握更多的用戶資源,而運營商之間 的競爭也讓一些物業公司看到了從中獲利的機會。“誰給錢誰進”、“誰給錢多誰進”成為了一些物業公司選擇寬帶運營商進入的標準。
中國信息經濟學會理事長楊培芳認為,寬帶建設并不僅僅是電信企業的事,而是國家的公共性基礎設施建設,政府在這當中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他表示,以工信部為代表的 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出臺更為細化、具體的政策,僅僅是《住宅區和住宅建筑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設計規范》、《住宅區和住宅建筑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施工 及驗收規范》這樣的規定是不夠的。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