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數控機床

    歐洲機床制造商持續看好中國市場

    激光制造商情 來源:百方網2013-10-22 我要評論(0 )   

    在9月份落幕的歐洲機床展覽會(EMO)上,有兩件事情讓記者感受到歐洲機床制造商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其一,在9月16日的開幕式新聞發布會上,歐洲機床協會會長馬丁·卡普用...

          在9月份落幕的歐洲機床展覽會(EMO)上,有兩件事情讓記者感受到歐洲機床制造商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其一,在9月16日的開幕式新聞發布會上,歐洲機床協會會長馬丁·卡普用了近三分之一的時間介紹中國市場,其內容是協會委托咨詢機構做的一份調研報告;其二,9月17日,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在EMO現場舉辦了一場新聞發布會,除了宣傳國內展會,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陳惠仁也介紹了國內機床市場的情況,會場座無虛席,不少老外站著聽完介紹。

     

      怎么看待當前的困境

      經過一年多的市場低谷,國內機床制造商的信心受到打擊,不少人對未來產生了迷茫。那么,為何歐洲尤其是德國的跨國公司對中國市場興趣仍舊如此濃厚呢?

      看多還是看空?還得用數據說話。陳惠仁在發布會上介紹說,今年上半年,中國機床工具產業延續了2012年全年的下行趨勢,目前仍處于下行區間,但下行幅度明顯收窄,運行漸趨平穩。截至今年6月末,金屬加工機床產銷量同比下降10.5%;金屬加工機床出口同比增長1.7%。

      與此同時,企業新增訂單繼續處于下行狀態。重點監測企業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金屬加工機床新增訂單233.7億元(約合39億美元),同比下降6.0%。產能過剩的矛盾愈加突出。

    與此同時,企業新增訂單繼續處于下行狀態。重點監測企業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金屬加工機床新增訂單233.7億元(約合39億美元),同比下降6.0%。產能過剩的矛盾愈加突出。

      陳惠仁認為:“總體看來,全球經濟再平衡和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大環境已經對中國機床工具產業產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響。在經歷了連續10余年的高速增長后,由于市場環境和其他增長要素的顯著變化,產業正面臨和經受調整轉型的嚴峻考驗。事實上,產業已經開始步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一個以調整轉型為主要特征的發展階段。準確地講,產業正處于發展階段的轉換期,同時也是調整轉型的陣痛期。發展環境變化在給產業發展帶來壓力和挑戰的同時,也為產業提供了調整轉型的最佳契機,他所形成的倒逼機制將為產業調整轉型提供強大的外部動力。”

      而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中國機床工具市場已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其突出特征表現為兩個方面,即需求總量的明顯減少和需求結構的加速升級。

      今年上半年,中國金屬加工機床進口總額52.6億美元,同比下降了17%左右,下降幅度之大非常罕見,反映了中國機床工具市場總量需求的低迷情況。而與此同時,德、意、美三國上半年出口到中國的高端機床工具數量卻保持較大幅度的增長。

      這就不難解釋為何歐洲機床制造商如此重視中國市場了。盡管中國市場與過去的黃金十年相比,需求有所回落,但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目前,在全球范圍內,中國既是最大的機床生產國,也是世界規模最大的機床消費市場,其產值和消費額分別達到147億歐元和239億歐元。

        同時,中國也是德國最重要的出口目的地,在2012年的占比約為30%。

      陳惠仁表示:“從長期發展角度看,我們有理由對中國機床工具市場持積極樂觀的預期,這主要基于幾個方面的考慮。”

      第一,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國的工業化、信息化、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還遠未完成,中西部開發進程還處于初級階段。這些進程必然為中國的經濟增長提供廣闊空間,同時也必然為機床工具產業提供巨大且持續的市場需求。因此,中國將長期保持全球第一機床工具市場的地位。

      第二,中國新一屆政府決心通過改革為中國經濟尋求新的發展動力,以改革的手段強力推動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以實現中國經濟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國內外的觀察家都注意到,中國新一屆政府成立以來,改革預期顯著增強,改革步伐明顯加快,在多個重要領域,改革已經開始步入深水區。這種積極的政策取向,無疑將激發社會創新活力,增強經濟發展動力,從而必將為包括機床工具產業在內的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持續的市場需求和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

      第三,針對今年上半年經濟下行趨勢,中國政府雖然沒有推出大規模的刺激計劃,但卻出臺了一系列更具針對性的綜合措施。這些措施既有利于當前經濟增長,又有利于長期結構調整。現在看,上述綜合措施的效果已經開始顯現。8月份開始,中國經濟已經呈現趨穩的跡象。中國政府有信心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保持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勢頭。

     

           外企眼中的中國市場

      歐洲機床協會會長馬丁·卡普在報告中分析,中國機床制造商主要面向國內市場,它們的技術瓶頸體現在創新、人才和關鍵零部件方面。由此,他預測中國機床制造商將優先考慮削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和技術升級。

      他從多個維度全面分析了中國的競爭對手。

      技術上,大部分中國供應商認為他們和國外競爭對手差距明顯,尤其是其質量和穩定性不為高端機床客戶所認可接受。

      研發上,中國供應商意識到了技術競爭力的重要性并且在積極發展其獨立研發能力,也已經與高校和供應商建立起了良好的技術合作,但很少和第三方技術專家合作。

      裝配上,缺乏優質勞動力成為中國供應商的一個明顯挑戰;中國競爭者有能力生產大部分配件,但仍有部分配件必須要通過進口來保障整體表現。

      銷售和服務上,中國公司在中國以內有好的服務能力,但在海外卻幾乎沒有直接的服務,通常中國供應商提供1年保修和針對本地客戶的24到48小時之內的現場服務。

     國際化上,大部分中國企業依然瞄準國內市場,而在出口問題上奉行機會主義,并依靠海外銷售代理提供銷售和服務。報告還認為,中國企業在長短期內幾乎都沒有興趣進行或參與海外的并購或收購。

      反觀德國機床企業。雖然德國機床的技術優勢是普遍公認的,但是最終用戶看到了其與中國競爭對手相比在服務方面有待改進的地方。

      他分析說,技術升級被中國企業高度重視并被作為和國外主要對手相競爭的戰略,中國企業和國外對手的技術差距會逐漸減小,尤其是車床,但加工中心這個領域的差距仍會很大。

      對中國企業而言,降低成本在規劃里,但大部分主要配件仍靠進口,尤其是針對高端機器,這樣做是為了確保長期的精確度,可靠性和穩定性。

      中國機床產業呈現多樣化的態勢,大型生產商不僅生產機床,也生產配件。未來增長戰略依然以中國國內市場為主,國際的有機增長是次要目標。中國企業通過服務為其客戶增加附加值,并將此作為其競爭優勢。同時,中國企業十分依賴政府通過優先政策和大款額補貼的扶持幫助。

      馬丁·卡普還向歐洲企業介紹了中國政府對機床行業的產業政策。他指出,目前,中國政府大力支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并發布了旨在引導機床行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和指導意見。#p#分頁標題#e#

      報告注意到,近幾年,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機床工業的相關政策和指導方針,機床工業的第12個五年計劃的重點是將中國從一個大批量生產國轉變為一個高技術的生產國。

    自2009年起,工業和信息技術部出臺了具體政策來支持和補貼中國公司來發展高端機床,政府補貼占項目總投資的30%,以獎勵、借款、借款利息補貼和退稅等形式給出,例如沈陽機床作為最大的機床生產商,收到了政府的大額補貼。

      除了中央政府的支持政策以外,全國各地不同級的政府還根據當地情況制定了一系列特殊政策規定,比如遼寧省。國有企業比私有企業得到的政府補貼更多,分配給私有企業的補貼額有限。

      他還提到,大陸和臺灣之間的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鞏固臺灣廠商在中國機床工具市場上的競爭力,尤其是在低中端市場和配件市場。

      在調研中國市場的基礎上,德國工業提出了旨在優化服務、本地化研發以及應用程序支持方面的行動號召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