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美洲和中美洲國家已意識到亟需解決基礎寬帶的低覆蓋率和滲透率,并為此設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A寬帶的改善將帶來積極的經濟效應,然而,向廣大用戶提供可靠、高速的寬帶服務,也向該區域各國政府提出了挑戰,尤其是在目前沒有被電信供應商覆蓋的農村地區。各國寬帶覆蓋計劃的進展也不盡一致,有些國家(如巴西)在設定目標的最后期限前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完成。但令人稱贊的是,這些國家寬帶計劃也十分關注公民ICT技能的發展。
中南美洲國家的寬帶戰略
中南美洲的國家意識到了寬帶發展的重要性。由于其相對較低的寬帶普及率,可以發現大部分國家正在努力追趕,并全部設置了相關計劃來提升寬帶。如智利等一些國家,隨著時間推移已發展至多寬帶戰略。
移動寬帶是連接增長的主要驅動力。由于歷史和地理因素,大多數中南美洲國家都存在相對有限的固定基礎設施資源。近年來3G以及4G移動通信技術(近幾個月),顯著提升了這些區域內的寬帶普及率。各國政府都意識到移動技術對公民上網的重要性,并制定了包括固定和移動連接的戰略目標。另外其也修訂了相應的頻譜政策,以及賦予移動寬帶頻譜資源時的責任與義務。
全球成功與失敗者的經驗
與此同時,在世界各地,監管機構已采取了各種辦法來增強各自國家內的寬帶覆蓋和滲透。有些國家已經看到成功,有的則遭遇挫折。然而,他們的經驗教訓對這些尋求發展自己國家寬帶計劃的中南美洲國家,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為國家管控的光纖網絡開發提供了范例。2009年,該政府啟動了國家寬帶網絡(NBN)計劃。它宣布將成立一個“NBN公司(NBN Co)”,并建立一個獨立的國家級FTTH接入網絡,用超過8年的時間覆蓋93%的市場,剩余的7%市場用無線和衛星技術填補。自此,政府已表示它將為這個項目投資接近260億澳元(約243億美元)。
但由于一系列的商業和監管滯后,政府對NBN的部署仍處于早期階段。在2012年底,只有少量上千個光纖和無線網絡處于活躍狀態。NBN公司原來雄心勃勃的時間表后來被2012年8月公布的修訂計劃所取代,根據修訂后的規劃,部署被推遲是由于多重因素,包括NBN公司與Telstra的關于銅網絡服務的關閉,獲得Telstra的無源基礎設施,建立初始建框架協議等談判延遲。
NBN的項目也仍然容易受到政策影響。反對派反對這種大規模的投資,更傾向于多種技術組合來提供廣泛的寬帶。同時,一系列的計劃拖延已經影響了其大規模部署的初衷,這也意味著該計劃仍然面臨多重不穩定因素。
德國
2009年,德國政府推出了寬帶戰略——“Breitbandstrategie der Bundesregierung”。它有兩個主要目標:到2010年實現1Mbit/s網絡的100%覆蓋;在2014年提供給75%人口高達50Mbit/s的網絡服務。
在其寬帶戰略15項措施中的一項是建立一個“寬帶樞紐”,通過它聯邦經濟與技術部(MBWI)可以跟蹤寬帶發展和可用性。該“樞紐”在2009年12月推出,覆蓋約100家公司和機構的基礎設施信息,包括與光纖連接相關的數據、空管、無線電塔和桅桿,以及廣播電臺等。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