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其他

    論激光放映機逆轉未來 將改善3D觀影效果

    星之球激光 來源:光電論壇2014-05-25 我要評論(0 )   

    3D成像是靠人兩眼的視覺差產生的。人的兩眼(瞳孔)之間一般會有8厘米左右的距離。要讓人看到3D影像,就必須讓左眼和右眼看到不同的影像,使兩副畫面產生一定差距,也就是...

       3D成像是靠人兩眼的視覺差產生的。人的兩眼(瞳孔)之間一般會有8厘米左右的距離。要讓人看到3D影像,就必須讓左眼和右眼看到不同的影像,使兩副畫面產生一定差距,也就是模擬實際人眼觀看時的情況。3D的立體感覺就是如此由來的。但也存在一些缺點如:1.液晶眼鏡的價格較高,市場價約為100-800美元一幅,運營成本較高,眼鏡的問題,首先眼鏡是需要配備電池的,但是眼鏡必須要帶著才能欣賞電視節目,那么電池產生電流的同時發射出來的電磁波產生輻射,會誘發想不到的病變。2.畫面閃爍的問題,3D眼鏡閃爍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主動快門式3D眼鏡,3D眼鏡左右兩側開閉的頻率均為50/60Hz,也就是說兩個鏡片每秒各要開合50/60次,即使是如此快速,用戶眼鏡仍然是可以感覺得到,如果長時間觀看,眼球的負擔將會增加。3.亮度大大折扣,帶上這種加入黑膜的3D眼鏡以后,每只眼睛實際上只能得到一半的光,因此主動式快門看出去,就好像戴了墨鏡看電視一樣,并且眼鏡很容易疲勞。

      對于3D技術的興盛,電影《阿凡達》居功至偉,甚至了影響了隨后的3D技術的普及。3D巨幕的高潮后,3D觀影體驗卻江河日下,甚至成為了坑爹的重要標志。無盡的粗制濫造的偽3D大片,牽強的3D放映設備,虛高的3D票價,讓3D技術蒙上了灰色的陰霾。3D的泛濫,無良的影院,無底線的制片方,依舊在不停的觸痛受傷的影迷的心靈底線。激光技術是一股新鮮的血液,是跨時代產物,背負著終結坑爹的3D體驗,肩負著引領影院行業走向正軌的使命。

      論激光放映機逆轉未來

      亮度不足,一直是影迷歸罪于影院的關鍵問題。由于3D技術的局限,3D放映設備,3D眼鏡等都會大幅削減的觀影亮度,導致最終3D影片的黯淡無光。根據官方的統計,普通影院使用氙燈放映機,播放2D影片時可達到14fL,但放映3D時僅能達到4.5fL,衰減幅度超過67%。

      IMAX影院尺寸

      若采用量產的單機最高6萬流明的激光數字放映機,其亮度將遠高于氙燈光源產品。在40米寬的巨幕上可實現14fL的2D亮度,在17米的銀幕上以高達14fL的亮度播放3D,亮度提升效果非常顯著。目前,國內影院巨幕約為25米左右,單機6萬流明的激光放映機可以保障在24米的銀幕上達到7fL。

      圖片說明

      昔日曾有不少廠商采用雙放映機重疊方式,解決亮度不足的問題,但在3D工作時左右眼所產生的視覺差的互相滲透值超過允許的范圍,將出現疊影和鬼影。現今歐美廠商采用了單機6P(六基色)激光技術,單機即可有效回避這一問題,還可以實現3D和2D的無縫切換,無需偏振鏡,有效地提高了光效能,減少的散斑等問題,明顯改善3D觀影效果。

      機遇與挑戰并存

      3D電影市場前途廣闊,但是充滿機遇和挑戰,高亮的單機激光數字放映機或許就是現階段的最佳解決方案。不過對于廣大消費者而言,放映設備和顯示技術都是次要的,只有觀影體驗最重要,也是判斷好壞的唯一正確的標準。優勝劣汰,激光投影能改善3D技術的一些缺點,相信在過不久激光投影一定會代替傳統的3D顯示技術。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