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的物理特性使傳統照明燈具無法或不易實現的諸多功能變為可能。舉例來說,日光燈管就存在的頻閃問題,近兩年來在LED照明上普遍獲得重視并以合理成本代價解決。
另一個重要的趨勢,就是LED照明已逐漸普及并進入日常生活應用中。這趨勢背后的驅動力,除了各廠商致力于成本的降低外,也與燈具系統設計者的創意在光學、散熱機構及驅動電路設計全方位地展現密不可分。
隨著智能型裝置及無線通信的日趨普及,遍存計算(Ubiquitous Computing)已廣泛地獲得實現并促使物聯網蓬勃發展,環境智能的理想也日趨可能。
高通在2 0 1 3年發表的Q CA4 0 0 2 / 4 0 0 4SOC解決方案在2014年IFA展中大放異彩;Apple亦在2014 WWDC中揭露了Home Kit發展者工具,其中兩者的共同特色就是將家電的遠程及智能控制納入了應用范圍,照明器具的控制自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
對照明開發者來說,成本過高阻礙應用的普及永遠是揮之不去的夢靨。目前智能照明也面臨同樣的瓶頸,如何讓智能照明應用不再是土豪階級的奢侈品而能真正走入尋常百姓家中,相信是所有照明設計者最優先的挑戰。
揭秘每個應用的本質,我們或許能得到一些不同的答案。以室內或地下室停車場為例,出現在這類停車場空間的照明情境相對單調: 有人車通過或無人車通過。而停車場空間的功能分類亦相對單調: 停車位及過道(行人走道/車道)。因此,功能強大而復雜的智能型照明控制方案在此顯得大材小用并成本高昂。借由簡單的電力線傳輸(PLC)及適性的傳感器配置,可以輕易達成在人/車通過時維持高亮度以確保人車通行安全,傳感器確認無人車通行時,可將燈具亮度降低至安全監控的最低亮度需求。
根據聚積客戶在上海,西班牙及臺灣的安裝案例中計算得出,相較于傳統熒光燈管的方案,一般不調光的LED T8約可省下50%的照明電費,再加入上述簡單的調光功能后,電費的節省可高達76%。對燈具安裝商來說,本方案避免了重新配線的麻煩以或相對昂貴Wi-Fi或Bluetooth的建置成本;對節能合同商(EMC)而言,LED照明的長壽避免了頻繁更換燈具的人力支出,而高達76%的電費節省可大幅縮短更換LED燈具初期投資的回收期。
智能照明結合萬物聯網概念是不可逆的趨勢,如何在此趨勢的浪潮下做出聰明的差異化,不僅僅是對所有照明開發者的挑戰,更是決定智能照明普及速度的決定性因素。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