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30日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總裁Baroncelli在德國法蘭克福宣布:“2014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的安裝量超過20萬臺,比2013年增加了15%。”Baroncelli表示“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將持續增長,2015-2017年間,工業機器人需求量將以每年12%的速度遞增。”
汽車和電子行業是工業機器人的主要的增長動力
通常汽車行業投資具有周期性,然而,自2010年以來,汽車行業的投資一直在上升,并未受周期性影響,工業機器人企業接到了來自汽車工業的大量訂單。這種趨勢會持續下去。在電子電氣行業,生產流程的重組及生產自動化的投資會進一步刺激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其他行業發展也會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有提高作用,比如橡膠和塑料工業,制藥工業,食品和飲料行業,金屬和機械行業。
2014年工業機器人的增長主要在亞洲
預計2014年亞洲工業機器人需求增長量為21%,主要增長來自于中國大陸、臺灣及東南亞地區。在美洲,2014年工業機器人的增長為11%,需求量主要來自于北美和巴西。歐洲市場機器人需求增長為6%,尤其是德國市場會進一步增長,預計其他的西歐國家增長停滯不前,甚至可能衰退。
預計到2017年底,全世界大約有200萬臺工業機器人安裝在生產線上。由于一些因素的存在,這一預測具有風險性。這些因素包括地緣政治風險,包括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沖突,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緊張關系;全球金融市場對新興國家之間的經濟發展存在不確定性;歐元區經濟存在下行的風險。但是,總體而言,在自動化領域的投資會增加是共識。
繁榮的機器人市場——中國
未來幾年,中國市場上的工業機器人銷售勢頭非常猛烈。據估計,2014年,工業機器人在中國的銷售量將達到50000臺。2015-2017年的平均增長很可能達到25%。2017年的工業機器人銷售量將達到10萬臺,屆時中國工廠里將有40萬臺的工業機器人。越來越多的中國工業機器人企業參與進來。本土企業與國外機器人巨頭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市場潛力巨大。
汽車行業將更廣泛地使用工業機器人
隨著技術的進步與創新加快,工業機器人被大量應用于在工業生產中,特別是在汽車領域。Stefan Markus Baginski博士認為機器人在汽車行業有更加廣泛的用途。工業機器人的潛能尚未完全開發,“尤其是如果我們看看廣泛移動設備與網絡聯系在一起,社會平臺和云服務。所有這些努力都是為我們創造一個更好的服務,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適應這一批機器人是未來的挑戰之一。想象有多少能源、維護工作空間和硬件我們可以節省,例如,機器人控制器只是一個云服務,所有機器人都連接到讓他們的個人計劃運行。”Baginski博士說。
Baginski博士相信這也會影響另一個重要主題,就是必要的努力學習如何編程和使用一個機器人。這仍然需要大量的培訓和專業知識。雖然每個機器人廠商都有自己的編程語言,但是他看到了一個發展開放標準的制度的機會。未來人與機器人的合作,甚至直接交互,將為汽車制造業更多的使用機器人留下可能。
新市場-電動車產業
新市場來自電動車產業發展需要大功率電池。大功率電池生產比當今市場上常見的消費類電池更復雜。高精度、高質量和生產率的增長是成功的關鍵,這就需要自動化和機器人。在電動車產業,電池更換站替代電池充電站的假想可能是未來的機器人的另一個機會。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