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光纖光纜

    烽火通信動光纜助力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項目

    星之球激光 來源:C1142015-05-13 我要評論(0 )   

      FAST項目是國家重大科學工程項目,2007年7月10日獲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立項,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承擔,是目前世界上最大


      FAST項目是國家“重大科學工程”項目,2007年7月10日獲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立項,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承擔,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建設項目。烽火通信2009年參與該項目研究,承擔開發適用于該項目的動光纜研制任務。動光纜由饋源進入艙體,承擔著傳輸各種數據信息的使命,其特殊之處在于,光纜會隨饋源位置的調整而處于不斷的收放運動中。據測算,在5年的使用時間內,光纜的反復彎曲、卷繞和扭轉等機械性能達到66000次以上,此外,光纜的外護套還要經受風吹、日曬、雨淋等惡劣自然環境的考驗。據評估,動光纜的研制是饋源支撐饋線入艙方案中技術難度最高,但必須攻克的關鍵技術之一。
      烽火通信憑借著雄厚的技術實力從眾多國內外光纜廠中脫穎而出成為“FAST大科學裝置”的合格供應方。承擔項目以來,烽火通信根據光纜的應用場景,不斷地優化光纜結構,最終成功地設計并完成了光纜結構的定型。烽火通信聯合北郵、國家天文臺進行光纜模擬工況試驗,結果表明,光纜具備10萬次的反復彎曲、卷繞和扭轉等機械性能,同時具有優異的光學傳輸性能,充分滿足FAST項目動光纜的要求。2013年6月4日,FAST光纜模擬工況試驗在國家天文臺的組織下在北京郵電大學通過項目專家組驗收。FAST項目總工、首席科學家南仁東教授稱贊,10萬次的光纜彎曲疲勞壽命試驗創造了新的世界記錄。2015年2月10日,國家天文臺FAST望遠鏡索驅動第一根支撐索安裝成功。安裝后,索驅動系統對歷經四年研制的FAST 48芯動光纜進行通信測試,結果合格。
      隨著光纖光纜應用領域的不斷多元化,烽火通信適時地開發出應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核電和物聯網的光纖光纜。作為國內光通信的發源地,中國的第一根光纖和光纜實用工程在烽火誕生,公司擁有30多年的光纖光纜技術的生產和研究經驗。近年來,公司多次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的開發,并獲得多個“973”計劃課題支撐,烽火通信在下一代光纖通信前沿基礎研究領域取得的突破,顯示了公司在光纖光纜領域引領前沿技術和發展方向的深厚實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

    烽火通信光纖光纜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