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光纖光纜

    互聯網巨頭加速布局海底光纜 奪市場先機

    星之球激光 來源:電纜網2015-05-21 我要評論(0 )   

       互聯網的普及催生了不斷快速增長的巨量數據傳輸需求,現有的通信網絡已經難以承受。近年來,微軟、谷歌、Facebook等互聯網

        互聯網的普及催生了不斷快速增長的巨量數據傳輸需求,現有的通信網絡已經難以承受。近年來,微軟、谷歌、Facebook等互聯網巨頭大舉進軍海底光纜建設,爭奪互聯網市場先機。
      近日,微軟宣布與兩家光纖服務提供商合作,向連接加拿大、愛爾蘭和英國之間的線路提供更快的接入速度,還與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華電信、韓國電信成立了一個財團,建設跨太平洋的The New Cross Pacific Cable Network海底光纜,連接美國、中國、韓國、日本和中國臺灣地區。
      不僅僅是微軟,谷歌、Facebook等互聯網巨頭也都在光纜上做文章。2014年8月,谷歌與其他5家公司合作,建設價值3億美元的太平洋海底光纜系統。建成后,這一海底光纜的帶寬將達到60Tbps,是普通有線調制解調器帶寬的約1000萬倍。此外,谷歌還支持了另一個連接美國和日本的跨太平洋海底光纜系統UNITY,這一系統已于2010年投入使用,而 Facebook從2012年起也在參與亞太海底光纜建設。
      為何微軟等互聯網巨頭要擴大其海底光纜網絡呢?主要是因為世界互聯網用戶增加迅猛,而流量增長更為迅速,現有光纜輸送數據的能力已顯不足。

    據聯合國估計,截至2016年,全球將有34億互聯網用戶,大約占屆時世界人口的45%。而根據思科的數據,現在每個網民每月產生的流量為11.5GB,而到2016年,這個數據會增長到32.3GB,屆時全球將會產生高達1.3 ZB(zettabyte)的網絡流量(1ZB = 1024TB),是2011年全球網絡流量的4倍,將這個數據形象化一點,也就是全球網絡每小時會傳輸超過3800萬張DVD所容納的數據量。如此快速增長的互聯網流量勢必讓現有的通信網絡難以承受。

      另外,微軟網絡業務部門高管大衛?克勞利(David Crowley)發表博文稱,“云計算和基礎架構領域的競爭將日趨激烈,僅依靠云計算或基礎架構不足以在競爭中獲勝,要在競爭中獲勝需要的是整體的創新和全方位地向客戶提供價值。這些海底光纜投資將使得客戶意識到,微軟已經具備提供最可靠、最高可訪問性和最安全的云計算所需要的所有條件。”
      值得注意的是,承擔通信網絡建設的主體仍然是運營商,不管是 Facebook、谷歌還是微軟,在建設海底光纜的時候都會通信企業合作,自己承擔財務或者資源方面的角色,以便為公司在未來網絡使用中謀求優勢地位。
      海底光纜承擔了90%的國際通信業務,是全球信息通信的骨干載體,更是互聯網發展的核心資源。隨著世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不斷增長的數據傳輸需求將成為海纜需求的催化劑

    轉載請注明出處。

    海底光纜通信網絡微軟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