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機器人

    中國制造2025掀自動化發展新機 無人工廠機器人需量大

    星之球激光 來源:光電論壇2015-06-16 我要評論(0 )   

      最近,國務院日前印發《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提出了未來發展的十大重點發展領域,其中包括了機器人、數控機床等方向。

       最近,國務院日前印發《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提出了未來發展的十大重點發展領域,其中包括了機器人、數控機床等方向,主線是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云聯網+傳統工業的融合有望成為中國新一輪制造發展的制高點,從而實現“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
      中國制造業經歷了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成熟較大規模產業群,然而過去傳統的人力生產方式顯得越來越薄弱,工廠自動化不高,競爭力下降壓。《中國制造2025》戰略明確了智能制造、工業強基、綠色制造、高端裝備創新等五項重大工程,這與美國的“再工業化”和德國的“工業4.0”等計劃有異曲同工之妙,自動化是發展智能制造實現工廠互聯網的關鍵技術,《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將給中國自動化行業帶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無人工廠”需大量的機器人
      近年來,由于人力成本不斷上漲,加上全球經濟不景氣,工廠訂單不穩定,讓眾多工廠面臨招工難、用人貴的問題。對些全國多地宣布啟動“機器換人計劃”,一時間,國內制造業掀起了“機器換人”的發展浪潮。
      經過幾年的自動化生產線升級改造的美的集團,工廠已經引進了大量的機器人,在空調室內、外機總裝線體的末端,裝箱、打包,以及芯片的安置,產品的檢測等等眾多環節已由機器人來完成。美的“機械手”已取代近半人工,注塑車間在不用開燈加強照明的情況下也可以正常穩定地運行,鈑金沖壓也可以做到無人運行。
      廣東長盈精密技術有限公司去年10月正式啟動“機器換人”項目,首期計劃投入1000臺機器人,這或將是東莞第一家“無人化”的智能工廠。據廣東長盈總經理任項生介紹,機器人打磨產出率高,一致性好,品質有保障。傳統手工打磨拋光需要650人,現在60人就夠了,目前廣東長盈方面正申請東莞市400萬技術補貼。
      企業表示采用機器人避免了手工生產的人為不確定因素,同時在管理上變得更簡單化。可見機器人的出現不僅可以降低人工成本,還提高了工廠的生產效率。中國機器人需求不斷放大,據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在重慶發布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市場共銷售工業機器人約5.7萬臺,較上年增長55%,約占全球銷量四分之一,連續兩年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然而,中國機器人市場雖然巨大,但機器人70%依賴進口,本土企業點的分額較少。埃夫特發言人在重慶表示,中國機器人市場大,對于自主品牌來講是很大的機會。國產品牌應抓住機會,進行差異競爭,在一些特定行業尋找機會,挖掘特點生產出爆款,以拉動企業的發展。近年來,國內已經涌現出新松、廣州數控、埃夫特等一批有實力的企業,他們借助本土優勢開發機器人細分市場,目前已經在國內市場取得了一定的市場份額。
     
      智能制造將掀起數字化浪潮
      全球電子電氣巨頭西門子在德國之外建立的首家“數字化企業”西門子成都數字化工廠于2013年正式投產。數字化工廠以數字化、自動化、綠色化、虛擬化等特征定義了現代工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全廠內實現了從管理、產品研發、生產到物流配送全過程的數字化,并且通過信息技術,與德國生產基地和美國的研發中心進行數據互聯,實現了從產品設計到制造過程的高度數字化。
      國內數字化的案例越來越多,近日,投資4.8億元的江蘇康緣藥業數字化提取精制工廠竣工試生產,該工廠擁有國內首條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中藥提取、精制生產線,可實現中藥制造過程的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生產,推動中藥制造從傳統手工制造向數字化、智能化制造時代邁進。
      數據顯示,通過數字化的工廠規劃,可以減少產品上市時間至少30%;通過優化規劃質量,可以降低制造成本13%。車間通過數控機床、自動化技術、智能設備、自動識別等技術應用,實現生產設備的自動控制,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數據進行數字化采集、存儲、交換與處理,從而達到提升生產的效率的目標。

      智能制造的過程是信息化與自動化的融合,在這里MES扮演著重要的角色。MES系統是一套面向制造企業車間執行層的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是上層管理信息系統與下層自動化系統的連接者,在“智慧工廠”中,制造任務單和部分作業指導書通過信息網絡下達,各崗位的機械設備則由MES統一操作。目前國內做MES系統軟件的企業主要有明基逐鹿、寶信軟件、石化盈科、甲上科技、哥瑞利軟件、浙江中控、和利時、蘭光創新等。隨著“中國制造2025”計劃的推進,數字化工廠模式也將趕上新革命的風口浪尖上。
     
      互聯網+制造提升中國效率
      信息化與工業的融合不只是針對企業管理者,為他們實現對工廠數據的監控和管理。隨著“工業4.0”概念的推廣,以互聯網定制模式的新型制造業開始出現。互聯網工廠中,智能化的設備、產品之間,通過有線無線的通訊方式能夠連接在一起,用戶可以通過移動終端設備對工廠進行下單定制造自己需要的產品。
      通用電氣曾提出“工業互聯網”的概念,將人、機器人和數據連接起來,形成全球性的開放網絡。生產企業可以利用SCADA可以將整個工廠里的各種設備和機器的數據集中起來,通過大數據技術分析,統一管理。將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每個人都可能成為設計師,還可以在網上采購所需的原料和零部件,把自己的設計生產出來。

      國內家電企業海爾從2012年開始探索互聯工廠,目前已在四大產業建成工業4.0示范工廠,包括沈陽冰箱互聯工廠(全球家電業第一個智能互聯工廠)、鄭州空調互聯工廠(全球空調行業最先進的互聯工廠)、滾筒洗衣機互聯工廠、青島熱水器互聯工廠等。海爾互聯網工廠采用全世界最先進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技術,可為全球用戶定制洗衣機,并且實現了全程可視化,用戶可通過pc、手機等終端查看各種生產信息,這在全球洗衣機行業還是首創。
      互聯網+工廠的發展將催生巨大工業以太網市場,工業交換機、無線路由器,通信模塊等組網設備將迎來更多大的機會,目前國內已經有摩莎、東土科技、上海兆越、卓越信通。Moxa一直致力于推動工業領域的互連和融合通信,在國內市場占有率較高;東土科技10余年的工業互聯領域的探索和挖掘,今年10月左右相繼推出智能電網、智能交通、工業互聯網新產品,未來工業互聯網落地,公司有望成為重要系統方案供應商。

    轉載請注明出處。

    中國制造2025機器人自動化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